青山見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家中有老母奉養,我好友,妻室素有痼疾,時時服藥,家中又有三歲小兒……”
說到此處,那人忍不住低頭以袖拭淚,一片青灰的粗布袖上,層層都是補丁,“原本無計可施,坐困糧乏,近來聽說槐市中蔡公的天一閣要招抄書佐與侍候,我二人又會一兩筆書法,讀過一兩卷經書,就想請司徒幫幫忙,可否舉薦我二人去謀份薪俸?”
王允並未被他真情流露打動,丈夫養家餬口那是應該,長安城中可執之業頗多,淪落至此只能說二人無能。
不過,天一閣雖是當朝國丈蔡邕主持,但其中的書佐、侍候卻不算官吏,只是因為國丈蔡邕寬仁,俸祿豐厚,加之身份雖高卻並不拿架子,很與人親近,讓不少人生出藉此捷徑攀附之心。
這兩人看著倒是一派老實,不像巧心鑽營之輩,王允看了一回,仍然不放心,又考察了一番才學,只是平平,作書吏夠用,蔡國丈偏好又才之士,二人在卻差了些。
如此,舉手之勞,倒好還了當年人情。
王允點頭為二人寫了舉薦信,又聲色俱厲訓誡一番。。
“爾等到了書閣,當老實勤勉執事,勿作他念,若是讓老夫知道你們藉此攀附,老夫必不饒!謹記勿忘!”
二人連忙再拜,“謹受司徒教誨,我等絕不敢忘。”
既還人情,就做到底,王允看二人形容寒愴,便又各給二十金,素絹五匹,以助家資。
二人各抱所賜,千恩萬謝出了府門。
青油壁車轆轆馳過巷口,車中淡淡容服的女子,起帷幔往巷口望了一眼,恰見兩道身影自里巷中出,莫名有些眼熟。
她微微蹙眉,指尖點住額角。
只是當年她侍候過許多宴席,卻不曾留心,浮光掠影般過,記不起多少。
秋風一卷,那二人身影便已錯過。
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