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制人類發展報告等。
1952年18歲的時候,他曾罹患口腔癌,在加爾各答進行了大劑量的放射治療。當時距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不過7年,對於這一療法的長期效果依然認識不足。大劑量放射雖然消滅了口內的癌細胞,但也破壞了他的硬顎骨骼。在後來的近20年內,他一直面臨著癌症復發和骨骼壞死的潛在威脅。1971年他赴倫敦經濟學院工作。在倫敦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住進醫院,進行徹底診治。醫生為他做了近7個小時的整形手術,當他從麻醉狀態中醒來時,已是凌晨4點。他急於知道自己的癌症是不是復發了。但是值班護士告訴他,結果得等到9點大夫查房時,才能宣佈。他變得緊張起來。護士感到了他的惶惑不安,似乎想說些什麼,但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同情心起了作用,她對他說:“他們誇你好呢。”他知道這樣的話意味著什麼,於是如釋重負,安然睡去。此後,每當他在研究工作中,打算透過人民的健康水準,來判斷一個社會的優劣時,他總會想起那位善良的護士小姐,把她對待病者的仁愛態度視為基準。
阿馬蒂亞·森有過三次婚姻經歷。他的第一個妻子納巴尼塔·黛烏是一位詩人、小說家和文學批評家,是當代最受歡迎的孟加拉語作家之一,常有詩人帶著自己的作品當面給她朗讀,徵求她的意見。早年她還同森一起研究過《羅摩衍那》等梵語史詩的風格和創作特點等問題。他們的婚姻在1971年去倫敦後結束。1973年森同愛娃·科洛爾尼結婚,她的雙親都是猶太人。科洛爾尼學法律、哲學和經濟學,為人深具道義精神,善於理性思考。她在1985年因胃癌溘然去世。他的第三個妻子埃瑪·喬治娜·羅思柴爾德是一位經濟史專家,做過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歷史和經濟學中心主任。
森研究經濟學的重要動機之一,是幫助他的祖國印度擺脫經濟貧困,走向繁榮。為此,他曾經選擇經濟發展問題作為他的主攻方向之一。
他在1971年離開印度,輾轉於歐美各著名學府,但始終和國內的大學保持著緊密的聯絡,尤其是他曾經工作過的德里大學。他一直是該大學的榮譽教授。為了學術活動,也出於自己的愛好,他始終過著帶有遊歷性質的生活。劍橋畢業以後,他便常回印度,從來沒有半年不歸的情況。他也一直保持著印度國籍。這樣的好處之一是保證了他對於國內公眾事務的發言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阿馬蒂亞·森研究範圍廣泛,除經濟發展外,在福利經濟學、社會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