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f India)行長,期間於1977年——1980年任印度財政部秘書;1980年,他出任印度計劃委員會委員,負責評估工程和分配資金,後任計劃委員會副主席,兼任印度儲備銀行和印度實業發展銀行(Industrial Development Bank of India)董事;1982年,他出任印度儲備銀行行長,並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任職;1985年——至1987年任印度計劃委員會執行主席;1990年——1991年印度總理經濟事務顧問。
2、出任財政部長
1991年拉吉夫·甘地遇刺身亡後,印度陷入悲慟之中,經濟也岌岌可危。國家經濟在保守主義的官僚政客們的控制之下每況愈下。當時的印度財政赤字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8.5%,外匯儲備僅剩下大約10億美元。
在總理納拉辛哈·拉奧的支援下,曼莫漢·辛格於1991年開始出任印度財政部長。上任伊始,他所面對的是一個爛攤子:經濟低迷,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印度經濟體制嚴重阻礙印度的發展,急需進行系統的調整和改革,但印度獨特的國情,決定了經濟體制改革的艱鉅性。
辛格大膽實施了經濟自由化改革,採取盧比貶值、猛砍國內產品津貼等措施,頗為見效。他積極推崇“混合經濟模式”。他認為經濟改革意味著國有企業的現代化,而不是簡單地將盈利的國有企業出售給私人經營;應該以“市場說話”終結多年的“指令說話”。辛格推行的改革措施無異於一場經濟革命。這場經濟革命帶動了印度經濟的復甦,印度工業開始快速發展,通貨膨脹得到控制。
曼莫漢·辛格所推行的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取得了驚人的成效,他當財長後的幾年裡,印度經濟基本上都能保證平穩發展,經濟增長率每年都在6%以上,辛格也因此被人們譽為“經濟改革之父”。
3、出任總理
2004年5月印度國大黨意外贏得印度第14屆議會選舉後,就在人們普遍看好國大黨主席索妮婭·甘地即將出任印度新總理之時,索妮婭·甘地於2004年5月18日表示拒絕出任,推薦前財政部長辛格出任;2004年5月19日,辛格成為印度歷史上首位錫克族人總理,22日正式宣誓任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2005年4月,他與來印度訪問的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共同簽署了印巴兩國發表聯合宣告,強調印巴和平程序“不可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