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城裡城外嚴陣以待。雖說最後匈奴兵對峙一段時間後走了,但被動防禦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啊!試想,胡人只差到上林苑牧馬了,這是我堂堂大漢的屈辱啊!”
李都尉頻頻點頭:“胡人騎兵太強大,我們這些給朝廷養馬的人深感責任重大,有時恨不得一夜間漫山遍野都是奔跑的良駒。可惜我們培育的馬匹品種不好,雖說引進了一些進行改良,加上繳獲胡人的一些馬兒,但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們心急如焚,有愧朝廷皇恩。”李都尉如是說。
“也不能這麼說,凡事都有個過程,會好的。有些事得慢慢來,著急沒有用。過去朝廷休養生息,還要給胡人送布匹、糧食、珍寶,別無他法。自從鹿邑之謀直白後,我們和匈奴的關係又變得如同冰火,戰事不時發生,朝廷為此很惱火,可又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匈奴兵到處燒殺搶掠,施行的就是‘以戰養戰’的策略,達到了‘取用於國,因糧於敵’的目的。”李都尉陳述實情。
“上次匈奴破蕭關,火燒‘回中宮’,逼近長安,刺疼了朝廷的心。別看當今皇上還年輕,但他卻是個有遠大抱負的人,相信他終究會成為一代雄主。雖說眼下所採用的策略不過是權宜之計,但要不了幾年,等國家經過休養生息緩過勁來了,那會就是發兵漠南漠北的時候了。 ”修行人看來了解朝廷的情況,如數家珍。
“匈奴人用兵講究的就是一個快,先發制人,突然襲擊,能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他們從不以逃跑為恥辱,這就是我們幾次征討沒有取得大勝原因。等我們培育出馳騁千里的良駒,就是真正剿滅匈奴的開始。”李都尉深有感觸。
“相信會有強大的時候,待到兵強馬壯,盛世輝煌的時候,我們誰也不怕了。”修行人的話說得信心十足。
“是啊,就等那一天早日到來。我們的馬場也在抓緊繁殖擴大,到那時對付匈奴人的‘閃電戰’就有辦法了。”李都尉停頓了下又說:“既然方士是西去崆峒山的,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就是託方士把一個孩子帶過去,交給黃大師,讓他學點本領,將來好為國出力。”
修行人問:“這孩子是……”
李都尉說:“不瞞你說,他是我的養子,父母在隴山郡破城後親人失散,他僥倖逃到這裡,我收養了他。這孩子機靈,時個可造只人。”
修行人明白了:“都尉仁義,在下敬佩。這沒什麼說的,正好一路上互相陪伴,放心好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