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烽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放心。
這也是張戈向葛亮索要專業教官的原因,要讓教官訓練二營。
打仗,不是打群架!
軍隊的專業性和戰鬥力,不僅僅只是體現在單兵技能和體能上,還有互相配合,隊形的展開,小隊任務,戰術安排,以及部署和及時調整的能力。
這些都不是一支民兵性質的臨時武裝力量,短時間內能比擬的。
這一點,在一營和二營之間,就能看出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其實張戈最想組建的,是當初郭偉傑等人組成的戰術小組。
一個臨時指揮中樞,每次都能提前偵察,資料分析,精確計算,全面佈局。
那種掌控戰局的能力,是如今的一營不具備的。
平時沒有大戰,這種小巷戰和村級械鬥,還看不出來。
一旦要與幾千只喪屍,進行大範圍交鋒,正面決戰,就會立即看出問題。
一旦遇到稍微大點規模的喪屍,連喪屍規模都無法判斷,更別說具體的等級喪屍對應的數量。
無法準確評估雙方實力,準備不充分,指揮官一個判斷失誤,就可能出現重大傷亡。
沒有掌控戰局的能力,就沒有與大規模喪屍剛正面的資格。
然而,張戈問過鄭濤,特戰小隊是否具備那種資訊化能力?
能否根據楊濤傳回來的偵察影片,分析喪屍資料,給出戰術意見?
答案是否定的。
鄭濤酷酷的表示:“如果無人機能找到,那隻隱藏的一號喪屍王所在位置,哪怕它被一萬隻喪屍保護起來。
我們小隊也有把握,出其不意的突進到它身邊,將其擊殺!”
對此,張戈只能撇撇嘴。
傳說中的一號喪屍王,軍部找了兩個多月,出動了衛星、雷達,大型偵察機,電子無人機,模擬動物等全方位的偵察手段,連根毛都沒看到。
甚至,指揮型喪屍這個概念,還只是軍方多次間接證明的一個猜測。
至今都沒有直接證據,能夠證明指揮型喪屍,這個型別的存在。
就憑獨立團,一架低空無人機,一個軍校還沒畢業的操作手,想找出那隻傳奇喪屍?
是不是太異想天開,太看得起獨立團了?
不再理會拿著望遠鏡四處觀察的鄭濤,張戈悄然離開前線指揮部。
這裡基本不需要操心了,這附近繁華區域早就被船廠武裝搞定了,沒啥難度。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