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源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據說鹽店莊發明創造這種“掠”是三個愛動腦筋的窮人,一個是編竹器的,一個是木匠,一個鐵匠,他們湊在一起鼓搗出來的。
“弟兄們快點兒!”黑蛋揹著一張掠光著上身和腦袋,寬皮腰帶、牽繩和手拄兒在肩上耷拉著,“把老哥的草帽撿著……風吹掉在路上了。”
“悶兒雷”和“臭蒿”抬著一個空網包在黑蛋的後邊,“悶兒雷”耍笑黑蛋說道:“撿著了……黑哥腦袋不怕曬,戴不戴草帽都一樣。”
黑蛋停住腳步向後扭過臉笑道:“你們的腦袋是肉長的,老哥的腦袋難道是木頭做的?”
“黑哥練過武功腦袋硬實哇!”“臭蒿”插話打趣兒道。
“老弟也真會涮人!武功練的是手腳沒練腦袋。”黑蛋說著向後邊招了招手,“書呆子你們仨老弟咋走這麼慢,好像沒吃飽飯!快點哇!”
“書呆子”拿著一把鐮刀,提著一個沉甸甸的黑陶水罐,“玉米纓”、“馬後炮”各扛著一把桑叉,“玉米纓”手裡還掂著一塊兒磨刀石,他們氣喘吁吁地小跑跟了上來。
“書呆子”要乾的事兒是掠蔢不到的角角落落,他就得用鐮刀把麥子割下,這活兒輕鬆好乾。
“玉米纓”、“馬後炮”要乾的活兒,是用桑叉把蔢下的麥子裝車,這活兒不太輕鬆。
他們這是協同作業聯合收割,事先幾個好兄弟商量好的。先收割荷花兒寨北地的那一畝兩分麥子,再收割文山家的一畝麥子和黑蛋寨西的那半畝沙土地裡稀稀拉拉的麥子。黃河灘的麥子只有三家,“馬後炮”家、“悶兒雷”家和“玉米纓”家,三家合起來也就是三畝多地。“書呆子”和“臭蒿”家沒種麥子,他們種的是經濟作物藥材。這幾家除了黑蛋和荷花兒家是祖上留下的土地,其餘都是租種的王大財主的土地。
文山大哥沒來,是因為文山大嫂因天氣炎熱病了,他得請醫熬藥照顧老婆。黑蛋他們也就把文山家的一畝麥子包了。
王大財主家一溜兒好幾輛肥油油的大騾子拉的麥車,車上前後左右裝著排擋,麥子堆得高高的,馭手在麥車的左邊手裡舉著鞭子吆喝著牲口,滿頭大汗喘息著與騾子在賽跑。滿當當的麥車從黑蛋他們身邊一晃而過,車後揚起一陣兒黃色的土塵。這些馭手都是汪家僱的長工或短工,有的是外村的或外地的。
這些麥車的後邊,往往跟隨著一群八九十來歲的男女小孩兒,他們都是窮人家的孩子,大多都沒錢上學讀書,他們的家庭大多數都沒有田地,有點兒田地也是租種王大財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