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源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根下意識沮喪地扭臉瞄了一眼那位大媽,眨巴了幾下無神的眼睛,眼眶逐漸溼潤起來。
新學堂就在古寨葫蘆莊的村東頭,新學堂其實就是建立在清朝嘉慶年間的公立老學堂,民國後換了個叫法兒而已。當時中國不少地方都是把原來的老學堂改名叫作新學堂,好像是一種在教育界流行的新思潮。既然叫新學堂必然有新的名堂。學堂裡除了原封不動地教學生儒家經典和傳統國學,還新添了歐美實用的數學和物理化學,以及翻譯過來的歐美文學課程,更重要的是對學子精神和思想的開放和男女平等追求自由潛移默化的啟蒙。新學堂裡或多或少盪漾著一股新的氣象,總歸是比老學堂的進步了一些。
新學堂大門的門臉上依然畫著孔子的聖象,只是不像從前學生在走進學堂要先在孔夫子的聖像前行鞠躬敬拜禮。
聖像由於歲月的磨損和風雨的侵蝕色彩和線條已經模糊不清,看上去像是一個胖老頭兒的淺淺身影。聖像左右兩邊還是原來的用魏碑字型書寫的兩句孔聖人說的話:“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只是又用黑漆把陳舊模糊的字型重新描了描。
大門裡邊的院子裡,有兩棵長在一起形成一個半圓形的黑槐樹,這棵像水桶粗細奇形怪狀的黑槐樹,人們稱作“圈門槐”,它那半圓形的“圈門”足能透過一輛大馬車。這棵“圈門槐”是清朝嘉慶年間興建這所公立學堂時栽下的,黑槐樹粗糙開裂的樹皮彷彿是歲月走過的痕跡。黑槐樹的正中間粗粗的鐵絲上,懸掛著一截兒跑火車的廢棄鋼軌,是學堂為學生上下課及課間休息,以鋼軌代替課鐘敲用的。好像這棵兩棵樹交叉長在一起的半圓形黑槐,是專意為掛鋼軌生長的一樣。鐵錘敲擊鋼軌的聲音比老師手裡搖動的黃銅課鐘響亮多了,聲音能傳送好幾華里遠,附近幾個村莊都能聽得到。
“噹噹噹……”鐵錘敲擊鋼軌清脆悠揚的“鐘聲”,在蘆根現在的心中揮之不去,他留戀地清醒意識到,以後要與這承載著理想與快樂的“鐘聲”分別一段時候了,但與這“鐘聲”到底分別多長時間,他心裡一點兒數兒都沒有。
蘆根望著平時和一幫小同學爭搶籃球的學校操場,望著操場邊一棵棵盛開著粉紅花朵兒的榕花樹,聽著榕花樹上蟬兒唧唧的鳴叫,他忽然倍感新鮮倍感親切起來。
他的眼光留戀地向校園裡張望著,張望著校園裡的房舍教室,張望著校園裡的一草一木,無聲的嘴唇翕動著……以前並不覺得溫馨可愛的校園,此時感到像要永別一位知心小夥伴兒一樣,悽苦無奈地難分難捨起來,他的眼睛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