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學行卷(2) (第3/11頁)
【漢】楊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喪而大義乖。”顏師古注云:“七十子,謂弟子達者七十二人,舉其成數,故云七十。”又儒林傳雲:“七十子之徒散遊諸侯。”注云:“七十子,謂弟子達者七十七人也,稱七十者,但言其成數也。”按:孔子世家雲“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而仲尼弟子列傳雲“受業身通七十有七人”。今考弟子列傳,自顏回至公西蒧,凡七十七人。漢書地理志亦云:“弟子受業而通者,七十有七人。”又今本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篇末雲:“右件夫子七十二人,弟子皆升堂入室者。”而弟子列傳司馬貞索隱雲:“孔子家語亦有七十七人,惟文翁孔廟圖作七十二人。”臧氏庸拜經日記雲:“是可證史記、漢書、家語皆七十七人。孔子世家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當據弟子列傳正之。孟子曰‘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七十子之徒’,此皆舉成數言之耳。”是也。酒德頌注引此文作“速哉?二三子之化仲尼也”。按:遊、夏大賢,猶不過得聖人之一體,七十子學有淺深,材有高下,豈得盡肖仲尼?則作“二三子”者,於義為優。二三子之肖仲尼,謂若冉牛、閔子、顏淵具體而微。注“肖類”至“於是”。按:酒德頌注引此文,李軌注云:“螟蠕,桑蟲也。蜾蠃,蜂蟲也。肖,類也。蜂蟲無子,取桑蟲蔽而殪之,幽而養之,祝曰:‘類我!’久則化而成蜂蟲矣。速疾哉!二三子受學仲尼之化疾也。”與今各本絕異,知弘範舊文為後人改竄多矣。
學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注〕切磋琢磨。名譽以崇之,不倦以終之,可謂好學也已矣。〔注〕上士聞此五者,勤而行之,不可謂不好也。〔疏〕前文雲:“礱而錯諸,質在其中矣。”礱、錯,皆治也。後文雲:“學者所以修性也。”修亦治也。學記雲:“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皆謂學以治之也。學而不思則罔,故思以精之。說文:“精,擇也。”本書寡見雲:“精而精之,是在其中矣。”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故朋友以磨之。磨亦治也。學記雲:“相觀而善之謂摩。”鄭注云:“摩,相切磋也。”陸德明釋文:“本或作‘靡’。”按:摩、靡皆“磨”之假。說文作“”,石磑也。引伸為研治之稱。不以人爵為貴,故名譽以崇之。孟子云:“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生無所息,故不倦以終之。按:此節論為學之本末,“學以治之”,義雖可通,疑當作“學以始之”,與“不倦以終之”文義尤相應也。治、始形近易誤,史記夏本紀“來始滑”,索隱雲:“古文尚書作‘在治忽’。”可證。一年視離經辨志(一),始學之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