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慶武十二年深秋,餘暉傾灑在京城。
西街入口,駛來三輛大型馬車。馬車雖大,卻不顛簸,可見馬匹車輛花了些本錢。
馬車裡擠著無數年歲不一的孩子,他們小心翼翼地拉開車帷,看著繁華熱鬧的京城,無論是路過的文人、商販、走卒、貨郎……都值得他們津津樂道。
一群孩子沒見過如此場面,興奮的與身邊的夥伴分享。
幾個姑娘拉著馬車最角落的瘦弱女孩道:“雲棲,路上的人穿得真好,好多大老爺,你說這是哪裡?”
名叫雲棲的女孩道:“是京城的西街。”
擠著十幾個孩子的馬車裡七嘴八舌:“你怎麼知道?”
雲棲笑了一下,可能還在發熱的緣故,她看著有些虛弱:“我猜的。”
其他孩子紛紛嘲笑她不懂裝懂,她也不惱,重新閉眼養精蓄銳,以保證下車後的精神狀態。
馬車的目的地就是西街,西街多是達官貴人住的地方。
自古京城就流傳這麼一句話,“窮不走南,富不去北”,生活在這裡的本地人,也用“西貴東富,南貧北賤”劃分階級。
在西街末尾,是一家看著中規中矩的府邸,主人家姓李,大老爺是大理寺的右寺丞,官五品。
在西街這個掉下來就是個官的地方,不算起眼。如果不是老一輩輝煌,留下這偌大主宅,李家也要像其他官宦一樣在京城租房租院。
近日,李家有了喜事。李家二老爺即將回到京城,二老爺原是浙江巡撫,最近調任工部左侍郎,看上去是平調,但後者卻是京城的官,明平暗升,自然是喜事。
二老爺從浙江來到京城,拖家帶口的,原來府裡的人沒法全帶來,只能當地遣散了,到了京城再招,這不,駛來的三輛馬車就是婆子們物色來的丫鬟小廝了。
三輛馬車停在李府門前,孩子們被幾個大漢命令著下車。他們不再竊竊私語,膽怯地望了眼威嚴的李府大門,門外佇立著石獅,怒目圓睜的模樣讓孩子們害怕地擠在一起。
唯有云棲深深望著這個陌生又熟悉的地方,想到上輩子的沉浮,有一半系在這個府邸,她沒想到一場大火,她沒過奈何橋,反倒回到了自己十歲那年。
這裡也是她命運轉折點的地方,彼時她還是一個戰戰兢兢不明未來的小丫頭。
牙婆敲了門,過了會,蓄著八字鬍的瘦削管家,居高臨下地看著她:“走後門。”
嘭一聲,將大門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