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消除思維之慣性 (第1/3頁)
一直如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莊周看向眾人,道:“諸位,你們不要過分抱怨苦難,苦難未必就是一件壞事。若沒有苦難,你們也不會留下來聽我講道。”
“如今願意追尋大道的人,基本都是經歷過苦難的人。那些沒有經歷過苦難,養尊處優的人,往往是不願意追尋大道的。”
“我之前也跟你們說了,只有真正玩膩了人生這場遊戲的人,才會來尋找大道。那些依然熱衷於玩人生這場遊戲,認為能在遊戲中找到完美和永恆的人,是不會來尋找大道的。”
“我們要清楚地知道一點:我們無法在一個沒有完美的地方找到完美,也無法在一個沒有永恆的地方找到永恆。那些認為世間存在著完美和永恆的人,遲早都會失望的。”
“天地萬物陽極必陰,陰極必陽。生的同時意味著滅,得的同時意味著失,好的同時意味著壞,成的同時意味著敗。若我們總是執著於事物的生滅變化,只想要事物好的一面,不想要事物壞的一面,那永遠也不可能感受到平安和自由。”
“我之前跟你們講的故事就是為了說明這一點。故事中的子祀、子輿、子來、子犁四人完全不把事物的生滅變化當真,他們能夠任由天地萬物自然地變化而不插手干預。哪怕自己變得殘疾,哪怕自己病入膏肓,他們依然能夠做到不當真,依然能夠安住於道中。正因如此,外物才無法束縛住他們,哀樂之情才無法進入他們的心中。”
“我們總以為平安和自由必須建立在健康的身體、富足的生活上,若不具足這些條件,那麼自己就不可能擁有平安和自由。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我們本身就是圓滿具足的,這種圓滿具足不是指外在的圓滿具足,而是指我們生命本質的圓滿具足。不管你們承不承認,你們都是完美的,世間萬物莫不如此。”
“只因你們被時間與空間的幻象所矇蔽,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這些生滅無常的幻象上,所以才感受不到自身的完美。”
“就如一面鏡子,鏡子裡的象美輪美奐,看起來就像是真的一般。可當我們用手去抓的時候,我們卻沒能抓到任何象,只能抓到鏡子。”
“道就是一面鏡子,天地萬物就是鏡中之象。可我們卻看不到鏡子,只知道著眼於鏡中之象,還為鏡中之象的來去變化而感到煩惱。”
“即便你們殘疾了又如何?即便你們就快要死去又如何?”
“你們的軀體殘疾了,但你們的心可以不殘疾。”
“你們的軀體死了,但你們的心可以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