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1/6頁)
浮雲奔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輩你不覺得你那樣煉丹太浪費時間了嗎?”
謝雲書侃侃而談道:“我認為稍微次一點的丹藥,沒必要費那麼多心思。而且尋常世俗人家,學不會你我用靈力操縱火候的手法,完全無法推廣開來。丹藥也好、膏露也罷,只有減少時間、降低人力成本與門檻,才是能讓大家最多最快受益的道路。人人都可以煉丹,那才是丹道正途。”
“這……”
“我是看前輩喜好遊戲紅塵,路見貧弱病殘,經常滿足其所求。但這樣做,無非杯水車薪。若能授之以漁,方是救贖之道。所以,才提出這麼一個辦法。”
“此理說來簡單,奈何人心矇昧。若能輕易能達成所願,此方天地世道又豈會昏暗如斯?”
像此方天地雖有靈丹妙藥,大抵都是世外仙人施捨賜予。因此世俗藥店縱偶有售賣,那價格也必然高昂至極,難以惠及大多數。
呂洞賓雖覺此法可行,但還是不如親自考驗目標來得穩妥。
當然,這是歷史的侷限性。工業規模化的生產,在這封建社會,不是一時能推廣出去的。
最起碼謝雲書想法雖然超前,但制丹的鼎爐就算不受制於當下的生產力,也得看上面神通廣大的神仙,能不能扭轉常規思維。
而呂洞賓的認知其實也不錯,他能確認對方的品性才願意幫別人,萬一所託非人豈不誤事?
但像謝雲書這種現代人,卻不免覺得有些小家子氣,一個個解救忙到天荒地老,恐怕都幫不了多少人吧?
要替呂洞賓濟世之念設想的話,謝雲書自然不會去給呂洞賓想些平時樂善好施、或者任俠救濟的法子。
那種事做的人太多了,沒什麼考慮價值,要做就從源頭解決:只要靈丹的產量能上去,成本自然會下來。就算有奸商囤貨居奇,但削弱了准入門檻,就算既得利益者不樂意,仍然會順著潮流惠及大眾。
“不辯藥理,只是照本宣科招人以法寶器具煉丹……常人有一技之長,往往敝帚自珍,捨不得大方示人。”
“那是因為他們總覺得會損害自己的利益,實質上雙方都能獲得更大的利益。只是大多數人都不敢吃螃蟹,當第一個去嘗試的罷了。”
“原來……如此嗎?”
受限於時代,理解這些道理不難,難在接受這種觀念,呂洞賓沉吟片刻,忽吐了一口濁氣,道:“你這念頭,呂某竟不知該怎樣評價。換作其他煉丹大家,定斥你為旁門左道。”
“無所謂的,這只是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