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貝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謝,要請牛頭進家裡喝點茶水,被它以還有公務的理由給拒絕了。
“大娘,我走了,你自己好好過,隔壁的林姑娘不是挺好嗎?今年你們一起過年,餃子皮和餃子餡記得去城隍院裡領。”
而這確實也不是託詞,牛頭離開後,急匆匆地朝城隍院走去,看著確實很忙。
“哼,死有餘辜。”古代最講究孝順,朱元璋尤其看重這種道德產生的約束力,聞言冷笑道,“要是咱判案,就先砍他幾刀再殺。”
隨後他又道:“標兒,這就是你提過的牛頭?咱看著它挺憨厚,很不錯,順眼。”
朱標點了點頭,心裡覺得老朱同志之所以喜歡牛頭,估計也有他小時候放過牛的原因。
劉基的重點在其它地方:“公子,這位大娘化鬼的執念恐怕不是仇恨吧?”
“先生說的是,沈大娘的案子其實鬧出了不小動靜。”
朱元璋與劉伯溫被提起興趣,都側耳傾聽。
“事情是這樣的,沈家的大兒子沈樹平日裡負責照顧母親,二兒子沈山在城外有地,耕種繁忙,只是偶爾回來探望。但這並不意味著他不孝順,賺十個銅板,有九個他都給了老孃。”
“可沈大娘的吃喝用度其實暗中都被沈樹給剋扣了。沈山送回來給她的雞蛋米麵,全進了別人的肚子。”
“吃不上東西,沈大娘的身體日漸衰敗,眼看就要不久於人世,沈樹害怕自己苛待母親的事敗露,於是買了便宜草藥吊她的命,沒想到庸醫害人,把大娘給毒死了。”
“正好沈山最近送了吃食回來,大兒媳一出主意,栽贓嫁禍、打點關係,就將其抓進去頂罪。”
“沈大娘被害以後日夜遊蕩於城外田中,親眼見到二兒子在頭七當夜被抓走,怒而發狂,被尋夜的牛頭馬面發現,這才帶到這裡。”
“所以沈大娘的執念是沈山能夠過得好罷了,至於自己是否被人害死,大兒子是否伏誅,反而覺得無所謂。”
“這案子牽扯到沈家三人、郎中一個、受賄衙役一名,牽扯道德與法律,而且一開始確實審錯了,亦沒有證據,如果不是沈大娘講述事情經過,必定又是冤假錯案。”
“人心可怕可敬吶。”劉伯溫嘆道,“不過如此一來,由小見大,城隍制度確實大有益處,公子還要繼續堅持才是。”
“如果是因仇恨化鬼,沈大娘不久後就會消散了,但她的執念是擔憂,所以陰壽保守還有二三十年,直到她的二兒子死去為止,不知道算不算因禍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