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潼關之戰 1 (第1/3頁)
豆蔻年華的騷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忙哥撒兒求錘得錘,最後死於火炮之中,郭寶玉的大軍最終戰勝蒙古函谷關的五千守軍。
五千守軍除了扼魅革那二百人,帶著婦女小孩子回到了蒙古草原,最後加入金國,剩下的人都在函谷關傷亡殆盡了。
楊康其實對於脫離拖雷大汗,願意返回蒙古草原生活的人,一直都是持歡迎態度的。這樣瓦解拖雷大汗手下人鬥志,也可以收穫一些人口。
亂世之中人才是根本。楊康現在有了化肥這個利器,糧食畝產由原來200斤突破到了700斤。現在人口根本沒有壓力,加上道路運輸效率提高,一個前所未有盛世到來。
函谷關和潼關之間這片小平原,是關西平原,這裡漢唐以來就是一片肥沃之地,弘農城就是這一片土地的核心城市。
不過蒙古人現在兵力不足,無力守城,如今守城都是漢人和原來投降蒙古的金國軍隊。城內是守將漢軍頭目解貴和金軍頭目阿英格做主。
解貴和阿英格根本沒有興趣抵抗金國兵,看到郭寶玉到來立刻獻城投降。
在解貴看來,蒙古統治的這一年多時間裡,還不如金國統治。實際上金國剛打下來的時候還不如蒙古,可是金國畢竟統治了一百多年了,任用了很多漢人參與管理。手段已經溫和很多。不是剛佔領那會的強硬了。
還有就是金國立國一百多年了。漢化也非常嚴重,現在很多金國人都是漢文化影響下新金人。有的在中原地區出生的金國人已經不會金國語言和文字。
阿英格就是這樣一個金國人,他祖先是隨兀朮南征的金國人。在關西落地生根,已經是第四代了,完全融入漢人生活。現在除了一個名字顯示是女真人,其他都是和漢人無異了,阿英格的妻子也是當地漢人。母親也是漢人。
郭寶玉不戰而勝的弘農城,非常高興,現在距離攻打拖雷大汗王庭長安就剩最後一個關卡潼關了。
郭寶玉決定在此大軍休整七天。七天之後再出發,一舉拿下潼關。
孫大中帶領第九軍和第十軍部隊進入南陽之後一路勢如破竹,三天拔宛城,一個月後推到漢水邊上了。
拖雷大汗在長安接到一個接一個壞訊息傳來。拖雷大汗身心疲憊,三個月時間,拖雷就丟失潼關,武關以東的大片土地。
拖雷大汗望著面前的地圖,眉頭緊鎖,心中滿是焦慮與不安。他深知局勢的嚴峻,卻又感到無力迴天。
為了抵禦金國的進攻,拖雷大汗緊急調兵遣將,試圖做最後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