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璞老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支。封王不涉地,僅一名號,封邑皆不變,這樣大臣們也就無從反對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陛下高明。”公子嬰對皇帝已經崇拜到了頂點。
過去始皇帝把宗室當作庶民一般看待,體現律法平等當然不能說錯,但確實對宗室的利益沒有給予特別照顧。現在胡亥對宗室的傾向讓公子嬰變得更加忠心耿耿,順帶還成了比自己小二十多歲小堂弟的粉絲。
“嘿嘿嘿嘿,”胡亥看到利益紐帶已經先在嫡支宗室中發揮作用,再次發出陰險而得意的笑聲,這回輪到公子嬰起冷痱子了。
“明日辰初出發去藍田,你和章邯、馮劫隨行,告知他二人。司馬欣想必已經連夜趕往藍田大營了吧。”
“陛下,藍田大營距咸陽百多里,雖有馳道夜行亦不易。中尉欣應在明日卯時先陛下而行,輕車快馬可在午時抵達。陛下輿車前往,隨扈衛尉大半步卒,辰初起行,戌時可達已算快捷,陛下還會很勞累,如果先到蘭池宮宿夜,走兩日則比較穩妥。”公子嬰委婉的勸諫著。
古時兵卒行軍,通常以三十里為一程(按今天應為12公里多一點)。戰時由於不僅兵卒行軍,各項輜重也需隨軍,所以一日一程是常態。
各位看客是不是覺得12公里多一點就要走一天很慢?在現今的城市裡,一般人很悠閒地走三到四個小時就差不多到了,不過你去那些古道上試試?
另外還別忘了,兵卒就算不披甲,也要握著沉重的兵刃、帶著大盾或揹著弓弩箭矢行軍,還需要考慮到糧食、軍帳、備用兵械箭矢等輜重大車隊的行進。秦始皇全國大修馳道,馳道所達之處,一日兩程六十里可以加快一倍速度已經是巨大的進步。但要一日三程,則是強行軍的速度了,需要拋卻一些不必要的輜重,比如減少軍帳、軍糧和備用兵械,是奔襲突擊的作戰方式。
咸陽到藍田大營有五程距離。公子嬰說辰初起行、戌時到達,大約就是十四個小時走63公里,已經是步卒行軍的極限,因為皇帝車隊短程出行不需要帶大批輜重才可能達到這個速度。
“啊,要走一天,還未必能趕到?”胡亥記得後世看地圖,藍田離現在的咸陽似乎也就60公里左右,而秦咸陽宮比現今的咸陽還要偏東許多。
“確實如此,陛下,先皇帝所建馳道已經大大增加了行軍的速度,不然必定要中途歇息一晚的。”
“呃……那驪山陵是不是也有這麼遠?”胡亥想起現代地圖上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