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常伴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被傳的神乎其神的傳國玉璽吸引了,結果放在手上也就那麼著,只是人賦予他的東西太多了而已,而且這玩意還死沉,朱權還呢喃道:“這玩意誰用啊,這麼沉。”
朱棣趕忙走過去,小心翼翼地拿起傳國玉璽,放回了原來的位置,“十七弟,這傳國玉璽乃是國之重器,象徵著天命所歸,可不能如此褻瀆。”
朱權撇撇嘴,“四哥,我知道它重要,可它就是個石頭啊。不過既然大家都看重它,咱就好好保管便是。話說回來,這遺詔的事得趕緊辦,有了它,你登基才更名正言順。”
朱棣點頭,“十七弟,此事需萬分謹慎,切不可走漏風聲。偽造遺詔雖是權宜之計,但一定要做得天衣無縫,不能讓人看出破綻。”
朱權拍著胸脯,“四哥,你就放一百個心吧。我會模仿父皇的筆跡和口吻,保證沒人能看出是假的。等遺詔完成,再昭告天下,你登基就順理成章了,而且還是順位繼承,那些文官敢逼逼,四哥你都不用生氣,我去找他們玩玩,我看看是他們的嘴硬,還是我寧王的刀快。”
朱棣眉頭微皺,“十七弟,不可莽撞。如今局勢初定,我們當以安撫人心為主,儘量避免動刀兵。若能用溫和之法解決問題,那是最好。這遺詔雖是偽造,但目的也是為了大明安穩,莫要因小失大。”
朱權哼了一聲:“四哥,我知道。那些文官要是識趣,乖乖聽話,我自然不會為難他們。但要是他們不知好歹,妄圖擾亂朝綱,我可不會手下留情。”朱棣看他這樣子,哪裡不知道朱權根本沒聽進去,只是也隨他去了。
朱棣深知朱權的脾氣,此時也不再多勸,只希望朱權不要弄巧成拙了:“十七弟,你去準備遺詔吧,記住,一定要謹慎,收斂一下自己的性子,你要是真忍不住,你就把他們的名字記在小本本上,等到咱們哥倆弄安穩了,你再去找他們算賬。”
朱權應了一聲,便轉身離開。回到自己的府邸後,他將自己關在書房內,開始專心偽造遺詔,朱權回想起太祖平時書寫的習慣、筆法特點,一筆一劃都力求完美,這份遺詔的重要性,不僅關乎朱棣的登基合法性,更關乎大明的穩定,至於真假,朱權按著文官的腦袋,這就是真的,更何況真假最起碼朱棣和朱權也不在乎啊。
而朱棣這邊,繼續與心腹大臣們商議登基前的各項事宜:“對於那些文官,你們怎麼看,還有武官勳貴這一脈,我們要做好準備,我們只是控制了應天城,說實話,外面的軍隊在我們沒有全面接盤的時候,都算是威脅,這一次咱們打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