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軍排樁防線缺口處,相繼趕來的左右二營官兵正在“搶渡”。
左營指揮馬昌元奉命支援正在追殺清軍潰兵的前營兩哨,右營指揮張天望則率所部加強木壘防禦。
一攻一守。
與此同時,數百明軍將士如同工蟻般不斷揮斧落斧。
嚴寒之下,伐砍木樁的將士卻是揮汗如雨。
不少人的背上已經溼透。
寒風一吹,寒氣逼人。
冷熱交加,這一戰過去不知多少人要染風寒。
卻是誰也顧不上。
“弟兄們再加把勁,鳥木頭快沒了!”
因沒捉到俘虜,尚不清楚負責此地防線的清軍主將於大海主營在哪。
餘下最多半個時辰就能拔掉。
沒有了清軍干擾,數百官兵齊心協力下,長數十丈,縱深十餘丈的梅花樁防線已被明軍生生削掉三分之二。
永曆九年部院毛登壽奉皇帝之命來興山封虎帥為臨國公,並在澗溝立“聖帝行宮之碑”,澗溝遂更名為碑亭。
即便兩方兵力相當,王五也有信心取勝。
趙進忠的那個哨則留下歸張天望指揮。
眼下明軍能夠擰成一股繩,除了寧死不降的意志外,就是接連幾場勝利帶來的信心。
若是於大海親自帶兵,其部綠營兵怕不會輕易崩潰,也不會輕易讓明軍從他們防線透過。
具體人數不清楚,但應該很多,否則馬昌元不會派人求援。
“他姥姥的,欺負我們是吧!”
王一甲也請纓出戰。
這個信心一旦被清軍再次削弱,於這支剛剛燃起鬥志的殘軍而言,無疑災難性後果。
王五不怎麼擔心戰況,因為明軍人數暫時佔了上風,佔了兵力優勢,只要將那支數百人的清軍援兵擊退即可。
“好!”
啞巴直接將血紅大旗扛到了王五面前。
“耀武,”
於部又究竟有多少營兵。
“天放兄弟跟我去!”
視線內,田文、瞎子同後續趕到的左營官兵,正在與從陳家堡增援來的綠營兵鏖戰。
誰知剛剛帶人把梅花樁清理掉的徐霖聽說又有清軍來了,不顧自己體力不支過來死活要隨將軍再戰。
王五親兵出身現任隊官的曹迪威也是憤憤不平。
王五沒說話,只將手中早被鮮血染紅的大斧朝這位老帥亮了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