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第2/5頁)
女王不在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過莫老師卻認真地思考了這個問題,之後道:“你們不屬於這個中日合作調查協議範疇的,當然不在約定框架範圍內。”
初挽聽著,也就放心了,她絞盡腦汁,想著把那個震驚世界的織錦護臂給挖掘出來,可不想和外國人分享這個成果,大家先談清楚那是最好了。
接下來大家要分組,這個自然是本著自願的原則,於是北京來的幾個自然而然就成了組,為第二組,夏成槐略猶豫了下,笑著說:“我們組六個人,是不是有點多?”
這話多少有些多餘,旁邊劉開華聽了便道:“那就再看看,不行我們中的一個過去別的組?”
夏成槐猶猶豫豫的,最後含糊地找了一個理由,加入了第三組。
後來安頓營帳的時候,宋衛國私底下和初挽說:“他擔心自己考察不合格,懷疑每個組得有一個不透過的,估計覺得咱們兩個成績好,他比不過,劉開華幾個實踐經驗足,他也沒法比,乾脆去別的組,這樣就顯著他了。”
初挽:“這心思動的,腦袋瓜還挺機靈的。”
宋衛國便悶笑出聲。
稍做安頓後,初挽一行人便被帶著過去尼雅遺址現場,這次負責帶隊的是新疆文化廳文物處的馮處長,這馮處長面色黝黑,性子穩重。
他見到他們過來很高興,對他們表示了歡迎,讓他們隨意看看,有什麼需要的讓他們儘管說,他儘量負責協調。
現場考古的,除了黃教授以及其它幾個大家熟悉的考古專家,還有幾位日本的考古學者,看得出,日本人的裝備都非常好,當今世界最先進的電話和指南針,整套的日本電腦、相機和印表機,探測挖掘工具也都是之前中國考古隊所沒有的。
日本方面的領隊是佐藤先生,他是日本某所知名大學的考古教授,今年五十多歲了,神情肅穆,不苟言笑。
最初他看著這些培訓班成員前來參觀,並沒說什麼,但是當他看到初挽的時候,那神情就有些變了。
他直接問:“為什麼這裡會有一個女人?”
這話他是用日語問的,培訓班的成員並不懂日語,不過感覺到他態度不佳,大家乍聽到,也是一愣。
初挽會日語,她聽懂了,便看過去。
這位佐藤先生年紀不小了,會說這種話並不奇怪。
雖然在如今的日本,女性地位尚可,但是在六十年代之前,日本女性地位極為低下,而眼前的佐藤先生五十多歲,在他人生的前三十年,他眼裡的女人應該在礦井下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