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共度難關 (第1/3頁)
少俠諸葛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旱災的陰影籠罩下,整個國家彷彿陷入了一片死寂。土地乾裂,農作物枯萎,百姓們面臨著飢餓和絕望的困境。
“陛下,此次旱災範圍之廣,程度之深,實屬罕見。許多百姓已經開始背井離鄉,尋求生路。”大臣們在朝堂上憂心忡忡地向楊明彙報著災情。
楊明的臉色凝重,他深知這場旱災對國家和人民意味著什麼。“立即從國庫調撥糧食,運往災區,先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楊明果斷地下令。
然而,國庫的存糧也並不充裕,要滿足所有災區百姓的需求,無異於杯水車薪。
“陛下,就算把國庫的糧食全部調出,也只能支撐一段時間。”負責糧食調配的官員面露難色。
楊明沉思片刻後說道:“向周邊國家購買糧食,同時在國內鼓勵富戶捐贈,共度難關。”
命令下達後,官員們紛紛行動起來。但在購買糧食的過程中,卻遭遇了重重困難。一些國家趁機抬高糧價,試圖從中牟取暴利。
“陛下,這些國家獅子大開口,要價極高,我們實在難以承受。”負責採購的官員無奈地回稟。
楊明怒目而視:“與他們繼續談判,告訴他們,我國絕不會任人宰割。若他們執意如此,我們便另尋他法。”
與此同時,國內的富戶們對於捐贈糧食也表現得並不積極,許多人以各種藉口推脫。
“陛下,那些富戶們個個吝嗇無比,不願拿出糧食來救助災民。”負責勸捐的大臣氣憤地說道。
楊明決定親自出馬,召集京城的富戶們前來。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如今百姓受苦,你們身為國家的一份子,應當伸出援手。若有違抗者,朕絕不姑息。”楊明的話語擲地有聲。
在楊明的威壓下,部分富戶開始陸續捐贈糧食,但數量依然遠遠不夠。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旱災帶來的問題,楊明決定興修水利。
“召集全國的工匠和勞力,修建灌溉渠道和水庫,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旱災。”楊明下達了命令。
但在興修水利的過程中,又遇到了資金短缺和技術難題。
“陛下,工程所需的費用巨大,而且我們缺乏先進的水利技術。”負責水利工程的大臣說道。
楊明咬了咬牙:“從其他專案中挪用資金,同時派人去尋找有水利專長的人才。”
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找到了一些擅長水利的人才,他們帶來了新的技術和理念,水利工程得以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