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餘波 (第2/3頁)
前線突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閥和各地有錢人表現得特別顧大局,識大體。
就是普通計程車兵和一般的市民山民也表現出很高的思想覺悟。
山民們主動剷除了地裡的罌粟、大麻,抓緊補種應季的農作物。
原本那些軍閥的武裝士兵,有門路的都換上便裝,去找別的營生了。沒有門路的就留下來,參加政府軍,繼續留守地方。
所有有錢人積極捐款捐物,緬國財政一下子前所未有的寬裕。
所有的捐款都被政府用於改善貧困山區老百姓的生活,防止他們再次因為貧困走上違法犯罪的老路。
對所有投靠過來的軍閥,政府部門根據不同的能力都安排了各自的職務。除了不能在原籍任職,反正擔負什麼職務的都有。
緬國官場中的風氣也為之一變。特別是宋氣度的兩個保護傘,把自己所有的家產除了必須的生活品以外都捐獻給了國家。像他們這樣的,幾乎捐出全部家產的政府高官還有不少,而且家裡人全部都非常支援。
這讓一眾外國媒體一起傻眼了。難道信奉佛教真有這麼好?像緬國這樣的模式是不是可以在全世界推廣呢?要不讓政府官員都信佛試一試,或者可以選擇佛教徒來當政府官員?
原來華國政府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幫助緬國制定的基礎建設計劃,這次被提上了重要的日程討論。
緬國各地都開展起了轟轟烈烈的修路運動。原本被各種阻撓停工的,由華國工程負責施工的水電站、碼頭等都很快復工了。
這裡不得不說一個特殊的群體——西方的記者。這群人到東南亞來採訪,一般都是抱著獵奇的心態來的。
他們習慣了以高高在上的眼光看待緬國,儘管有的記者本身就是華人或者東南亞裔的,但是已經入籍西方國家。同樣也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了,無論寫新聞報道或者平時的態度,都和西方白人、黑人一個調調。
結果這一次許多來緬國工作的記者正好碰上了李向東施展“終極信仰”,被灌輸了太多“智慧、慈悲、和平”的正能量,還有親近華古的立場。
其中一個叫路易·李的記者,雖然祖上是華裔,但是歪曲華國和東南亞的小作文一直寫得不錯。
然而,這次在緬國首都仰光住了一夜後,突然醒悟了。他發現自己以前發的小作文太醜了,自己現在看起來都臉紅。內心的覺醒,讓他不願意再去重複這些工作,所以他決定辭職不幹。
路易·李用自己以前的積蓄在緬國仰光買了一棟房子,全家定居下來。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