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糧食工廠完工 (第1/3頁)
前線突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下農場的建設進度快得出乎李向東的預料。
李向東在家裡待了兩天,所有的基礎建設就完工了。
乘住電梯向下100米,走出電梯,在眼前是一條五米寬,六米高的走廊。
沿著走廊向右前進80米,就是一道通向原地下大廳的大門。
按照李向東的要求,已經設計了人臉識別系統。
沒有經過李向東授權是進不了這道大門的。
李向東感興趣的是電梯左邊的大門。
這是這次建設的重點,地下糧食工廠。
進糧食工廠沒有設定任何密碼,按一下按鈕,鋼製移門就自動開啟了。
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巨大的空間。
整個工廠的形狀是邊長200米的正方形。
高度有5米,每隔五米就有一根方立柱。
這些立柱,既能為地下空間提供支撐,也方便安裝各類管道和線路。
整個工廠被劃分為一大、四小五個部分。
最大的一塊區域被精心規劃用來種植一種名為“龍牙米”的主糧。
而在它旁邊的另外四個區域分別計劃種植“靈葉菜”、“紫靈薯”、“蜜瓜”、“黃金菇”。
這些作物,全部是時空戒指出品,是藍星上沒有的糧食種類。
李向東在黃星上已經在試種“龍牙米”、“靈葉菜”還有“紫果”。
這裡的“紫靈薯”和“黃金菇”也都是智腦根據藍星的習慣命名的。
“紫靈薯”,顧名思義,就是一種能夠在靈氣環境生長的薯類。
“蜜瓜”,一種類似華國“哈蜜瓜”的水果,但個子要小很多,李向東看過介紹,大概成人拳頭大小。
“黃金菇”就是一種金黃色的菌類。
樣子像像藍星上華國特產“猴頭菇”,富含生命能量,可以生吃。
因為每個區域種植的作物不同,裡面的裝置也各不相同。
但是都放滿了一排排整齊的架子,架子上擺滿了各種透明容器。
李向東好奇地走近檢視,發現每個容器旁邊都有一個小型的顯示屏,上面顯示著植物的名稱、生長週期以及所需營養成分等資料。
整個工廠的管網由四大系統組成。
分別是植物生長系統、營養液迴圈系統、暖通空調系統、植物照明等硬體裝置。
結合智腦、物聯網、大資料等軟體技術,打造出一個可以連續生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