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險。
糊弄過去了。
喬清許暗暗鬆了口氣,問道:“你之前請的專家有說過它大概幾成機率是真的嗎?”
“沒有。”
姬文川說,“他們不敢給我任何‘這件東西可能是真品’的暗示。”
——如果這導致姬文川衝動之下出手,那肯定也得承擔責任。
“我倒是覺得,”喬清許頓了頓,“它有九成機率是真。”
姬文川說:“你確定?”
“日本應該沒人能做出這麼逼真的仿製品,畢竟比起國內他們的造假水平並不發達。”
喬清許客觀地說道,“但如果是國內造假,帶到日本來販賣,海關那關又不可能過。”
姬文川認同地點了點頭,問:“它很新這一點該怎麼解釋?”
“如果它常年埋在地底,沒有經過正常的氧化過程,是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
喬清許說。
“那被鹽水泡過呢?”
姬文川又問。
“勿言堂的分析也有一些道理,它可能曾經沉寂於海底,後面打撈上來後又被埋在地底……”喬清許也想不通是為什麼,只能籠統地說道,“總之這東西的來歷是個大問題。”
“嗯。”
姬文川說,“如果沒有一個像樣的‘故事’,它的這些疑點就很難被認可。”
喬清許微微皺了皺眉,糾正道:“姬先生,不是‘故事’,是‘事實’。”
民間賣假古董的人都很會編故事,什麼祖傳下來的、去國外旅遊淘來的,反正只要故事編得真,這古董也真了大半。
儘管喬清許知道在姬文川眼裡,故事的可信度大於東西的真實性,但他還是不喜歡聽他這麼赤裸裸地說出來。
姬文川將十指交握,搭在大腿上,突然問道:“你覺得歷史書上寫的都是事實嗎?”
喬清許抿了抿嘴唇:“不一定,但是……”
“過去發生的事情,只要沒有發生在你眼前,你就不能確信它是事實。”
姬文川說,“放在古董上也是一樣。你只能儘可能地編一個接近事實的故事,讓它成為某個版本的事實。”
“我說不過你。”
喬清許扭頭看向窗外,“待會兒你又要給我講哲學問題了,我才懶得聽。”
姬文川輕聲笑了笑,抬起手來捏了捏喬清許的耳垂:“這件汝瓷的情況,確實需要一個像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