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客氣,阿爸等你很久了,晚上想吃是什麼就跟嬸子說,雞鴨魚肉也是有的。”婦女越看林易越歡喜,在這個年代對於知識分子還是很敬重的,更別提林易這個知識分子還比一般知識分子厲害。
許丹桂雖然沒上過學,但在村裡人討論的時候也聽懂了那麼些,這個能讓他們村通電的東西就是林易發明的,林易在美國還混出大出息了,都進了美國的人民大會堂,上了美國電視了。
老書記已經有九十高齡了,握著林易的手久久沒有鬆開,直說三寨村窮了一輩子,終於出了個金鳳凰,聽得林易心裡很不是滋味。
睡在許家的炕上,他翻來覆去,臨近凌晨的時候,心中隱隱有了主意,想要讓三寨村從根子上富裕起來,還是教育啊。
第一機械廠隸屬軍方,他們的效率很高,這是一個晚上,就把林易要求的支架和介面全部生產出來了,還派來了專業人士用於介面焊接與支架安裝。
當然,這是周林暗地裡強烈要求的,他著實不放心那些電工……這些太陽能電池板,在林易看起來可能就是普通裝置,但周林眼裡眼裡可都是寶貝。
裝置剛剛運到的時候,科學院就提出要留一套,最終為了考慮影響,還是沒有留,這面上畢竟是美國捐贈的,情況還是要反饋回去,所以最後決定在裝置裝好後,讓研究院的科學家們實地來勘測。
這要是弄壞一個電池板,那也是巨大的損失啊。
“對,都小心些,爭取在午飯前都改裝好,下午我們就進行安裝!”
同時電廠的電工們也早早就開始了工作,在一眾村民期盼的目光中,兩根電線杆拔地而起,矗立在村口和通往曬穀地的小路上。
家長們諄諄叮囑著孩子不要靠近電線杆,自己的眼睛卻快黏在上面了,要是通電了,他們的孩子晚上就可以唸書了,要是通電了,他們夏天就能用上電風扇了,那種自動扇風的機器,嘩嘩響的,扇起來可涼快了。
“角度不對!要精確!精確!再傾斜三度!三度怎麼算?你不會用尺測啊!”
“向左移動一厘米,對一厘米,不要多也不要少。”
林易覺得周林這個技術指導做得還是很稱職的,比如早上給他一張安裝圖,他能精確到厘米。
“這旁邊炸山的聲音真大呀,他們有專門的指導嗎?這山體結構看起來簡單,實際上精密得很,萬一炸了不該炸的,引起山石崩塌,那就完了。”周林嘀咕著。
當然他只是隨口嘀咕了一句,隨後又陷入了繁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