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裳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裳茶》021導讀:
■臺東鎮的建立,可以視為青島城鎮化程序的起點。
■一百多年來,城鎮化程序深刻地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由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社會,向以工業現代城市社會逐漸轉變。這一程序,至今仍在持續。
青島村依山臨海,有泉有河,又有小島作天然屏障,是這片海灣風景最美,交通最便利,位置最優越之所在。
德國人來了之後,徵地強遷,當地村民被大面積驅逐出自己世代生活的土地。
丁周氏抱著孫子國毓,章禹蓮抱著招弟,帶著離別的不捨和困境,跟在大裳茶丁永一的身後。
無數村民的境遇與丁家人一樣,背井離鄉之後,前方是充滿未知的茫然。
苟家去處也沒有著落,苟文先打發念弟跟著丁家人,去記個路,看看那邊的情形。她牽著章禹蓮的衣角,走在丁家人中間,生平第一次離開了青島村。
德國迫使清政府簽訂《膠澳租界條約》之後,不到半年,便迫不及待地宣佈青島為自由港。按照青島城市規劃,住宅、別墅、港口、炮臺等工程,如火如荼地展開。工程需要大量勞工,德國建築公司為此開出了比內地工人高得多的工資。不到一年時間,數千勞工湧入。德國人將工人的管理,包給了中間人。工地上的中國工頭,在楊家村附近的荒地上,搭建了臨時的住處。
(▲楊家村位置示意圖)
這些臨時住所極為簡陋。大多是半人深的土坑,坑底鋪了些草,上面用彎成半月形或交叉的竹杆支撐,蓋上草編的簾子做屋頂。這樣一個地窨子,一般要擠十幾到二十人。儘管這樣,隨著越來越多勞工的湧入,地窨子變得越來越多,但還是人滿為患。許多苦力找來木板、工地廢棄的空木箱搭起了棚子。於是,勞工區便迅猛擴充套件開來。
穿過這片勞工的區域,才能到達丁家新建的窩棚。
路,彎曲而陡斜。
章禹蓮抱著孩子,吃力地跟在丁周氏的身後,她不得不拉住念弟的小手,免得她跟不上大人們的腳步。
念弟驚惶地跟在章禹蓮的身後,她明顯地感覺拉著自己的手,越攥越緊。它不住地顫抖著。念弟第一次感覺章禹蓮的手變得特別冷。
淚含在眼裡,小念弟拼命忍著,不讓自己哭出來。她已經精疲力盡了,可還是得努力跟上大人們。她不由自主地打量著這個讓自己感到害怕的地方。
這裡到處是汙物,沒有青島村那樣房子,也沒有平整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