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第1/2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村民們不知道宋英想跟徐玉芝認字的事情,只當李氏也在生氣宋英自己取名字,半是取笑半是勸解:
“哎喲李嬸子,你剛才還在勸他們夫婦,怎麼輪到自己,就轉不過彎來了。
大丫這個新名字取得也不錯,不比你家宋天宋元的名差,你也算是賺到了。”
李氏就語塞起來。
宋英看到,趁人們不注意,湊到羅雁行耳邊,小聲竊喜:“我覺得我好像不用捱打了。”
羅雁行望了眼打趣的眾人,同樣小聲咬耳朵:“其實,我一下打都沒捱到,我看到我爹拿起扁擔就跑了,他沒追上。”
“你爹打你,你竟然敢跑!”
“我也不想的,我都聽話得跪下了,誰能想到他會用扁擔,還掄圓了揮過來!
哎喲,幸虧我跑得快,捱上一下,我不死都要丟掉半條命。”
在場的大人裡,只有陳氏清楚李氏擔憂的點,她趕緊轉移話題,為李氏解圍。
“大丫,怎麼想到給來娣取名叫雁行?”
村民們也不打趣李氏了,紛紛望向宋英,面上滿是探究。
不識字的山村女孩,卻取出那樣文雅的名字,怎能不引人遐想。
宋英敏銳地察覺到他們的情緒變化,抿了下唇,從頭解釋:“元宵節那晚,我們逛燈會時遇到隔壁村的袁清,他幫我們猜燈謎,雁行這個名字,是從其中一個燈謎裡取的。”
心思同樣細膩的小香,也察覺到大人們的問話裡隱含的探究意味,幫著道:“這個燈謎是宋英、呃,大丫那盞燈籠的謎面,風裡去又來,峰前雁行斜。”
“原來是這樣。”村民們恍然大悟,紛紛誇讚起宋英。
“哎喲,這姑娘記性好,那麼文縐縐的話,虧她也記得,我家小翠回來,只記得好看的燈籠、好玩的小玩意。”
“可不是麼,我家二妮也是,問她燈會上有什麼好玩的,只說袁家小子和玉芝幫她們猜燈謎,每個人都拿到了燈籠,具體的燈謎,那是一個字也沒提。”
“李嬸子,你家大丫聰明……”
趙小翠就小聲辯解:“你們也沒問,別人的燈謎我沒記住,但我自己那盞燈籠的燈謎,我還是記得的。”
梅花嬸就瞪她:“記得又怎樣,你能像大丫一樣,想到從燈謎裡面取名字嗎?”
趙小翠啞然,她確實從來沒往這方面想過。
聽著眾人的誇獎,李氏神色緩和了許多,謙虛道:“她也就記性好,人木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