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蜜蜂l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曹華管轄區內,擁有製造福船技術的造船廠目前有9家,都是在大明那邊過來的船匠幾個人合資成立的造船廠。
真正有實力可以大量製造福船的廠家只有3家,在大明那邊算是比較有實力的造船世家,常年得到大明水師的造船訂單才可以勉強存活。
偶爾也賣給一些走私的海商,因此這些實力廠家訊息比較靈通,比較看好曹華這邊的市場,早早的就在呂宋,潤川兩地開設造船廠了。
還有一些不上臺面的造船小作坊也有製造福船的工匠,為了喝上一口湯到處去借錢購買材料,只要能搶到兩三艘福船的訂單,賺取的經費足夠他們的船廠維持很長一段時間了。
曹華這波訂單下去也是等於救活了不少造船廠。
曹華最近可是忙的不可開交,遼東那邊時不時就有戰報傳來,又要關注葉鋒抓捕土著的工作,以及處理土著問題,下一步該往哪裡發展,等等一大堆事情,缺少人才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做著計劃!
好在一些基層的工作都有新發掘的人才處理,一些小鎮的鎮長都是用一些有文化的大明人來擔任,基本都是一些落魄書生透過簡單考核之後就可以勝任了,如果能力不行,負責監察部門的龍蝦兵就會上報!
單單處理這些不合格的官員曹華每天都需要不少時間,再從透過考核的人才中挑選相中的人才去接替相應的職位,每天就跟開盲盒一樣,有些人成績好,但讓他治理地方工作他又搞得一塌糊塗,有些成績一般的又表現的很出色。
因此,曹華根本不知道誰有真本事,都是按排名來,這個不行就下一個,僅一個月的時間曹華就替換掉了超過100個官員。
能力比較出眾的也挖掘出了4個,能力一般勉強能用的有二三十個,基本都是一些清官。
有監察部門盯著他們,一些重要位置都安排有龍蝦兵對賬目,一些手腳不乾淨的剛一動手就被龍蝦兵記在小本子上拿到曹華那裡了。
一些擺架子,魚肉鄉里的人也被普通百姓跑到監察部門的龍蝦兵那裡舉報。
給曹華辦事雖然門檻低,但淘汰率非常之高,作風不正,沒能力的根本混不下去,一旦合格了待遇也很好,工資是大明那邊的三倍,踏踏實實工作,足夠兩代人吃喝了。
如果這都不滿足伸手動了不該動的,不僅要回收贓款,還要上交與贓款同等的罰款。數目太大不夠怎麼辦?那就九族來償還,職位會一擼到底,三代不能參加科舉!
犯事了的人也要踩一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