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鮮卑人 全盤漢化 (第1/4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拓跋宏更像一個漢人。
這並不奇怪。無論拓跋宏是馮太后名義上的孫子,或者實際上的兒子,都是她一手撫養成人的。作為鮮卑化的漢人,馮太后理所當然地用漢文化的乳汁哺育了這個原本混血的孩子。因此馮太后去世後,拓跋宏不但繼承了她的改革事業,還乾脆把首都從平城遷到了洛陽。
不難想象,這件事阻力重重。
沒有人會喜歡無緣無故地搬家,更何況遷都會損害不少人的既得利益。拓跋宏只好曲線救國,宣佈要出兵討伐南齊。為此,他裝模作樣進行了占卜,結果卜得革卦。故太子拓跋晃之孫任城王拓跋澄說:革就是革命。這是改朝換代的卦,不是討伐逆賊的,不吉利。
拓跋宏說:卦辭稱“大人虎變”,怎麼不吉利?
任城王說:陛下早就是龍,為什麼還要做虎?
拓跋宏大怒:國家是朕的,任城王想幹什麼?
任城王說:江山社稷當然是皇上的,但臣等也有做臣子的責任。陛下既然徵求意見,臣當然要實話實說。
拓跋宏無奈,只好在散會後留下任城王說悄悄話,並告訴他自己的真實意圖是要遷都。忠心耿耿的任城王恍然大悟,原來皇帝是要一統海內,這才選擇了東周和東漢的京城作為帝都。於是立即轉變立場,積極支援南征。
公元493年(北魏太和十七年),也就是東哥特人建國的那年,拓跋宏率領群臣和大軍來到洛陽。當時正是農曆九月,天降大雨不止,所有人都畏首畏尾不肯前進。拓跋宏卻一身軍裝騎在馬上,擺出了準備一個人南征的架勢。
群臣齊刷刷地跪在了馬前。
拓跋宏說:不想南征,那就遷都。
相對於遷都,鮮卑貴族更怕南征,只好妥協。
第二年,拓跋宏正式遷都洛陽。[31]
這是北魏王朝的第二次遷都。上一次遷都平城,他們徹底實現了從遊牧部落到農業帝國的轉變。那麼,這一次遷都洛陽,意義又何在呢?
全盤漢化。
應該說,這正是馮太后要做的事情。只不過,她更側重於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的改革,比如實行俸祿制(官僚制度改革)、三長制(基層政權改革)、均田制(土地制度改革)、租調製(稅收制度改革)等等。這些制度創新,有的甚至來自她漢族情人李衝的建議。[32]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434b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