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亂想的小t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火力優勢的情況下,赫德要不間斷的估計對方的船隻還能夠承受多少船隻的齊射,然後分配目標,做好集火工作。相比之下對方由於延遲的問題,集火效率沒有想象中那麼好,偶爾會發生比較嚴重的火力溢位,所以總體情況在白晶的努力之下逐漸被拉平,然後朝著文海這邊傾斜。
資訊戰的確是一個很容易造成雙方不公平的情況,尤其是當資訊戰單方面發動的時候,另一邊基本就是倒黴的。
不過還有一點,就是還好這次用的是望者級而不是遠望者級,要知道遠望者級的護盾相比之下薄多了,而裝甲也基本只有正面,後面基本就是裸著的,被擊破護盾之後就是基本直接轟擊結構層了,艦船結構可不咋結實的,一會就會被打爆,然後把逃生艙彈出來。
裁判叫停的時候,雙方剩餘的已經只有突擊艦了,畢竟比對方少一條巡洋艦,打因為資訊戰拉平了集火差距,然後雙方突擊艦都在艦隊後方,艦船根本拗不過來的,所以在消滅了對方巡洋艦之後半分鐘,突擊艦還沒有飛回來的時候己方巡洋艦就全滅了。
至於突擊艦二打一的結果?結果還用說麼,雙方都是近戰配置,哪怕對方的突擊艦火力更強,也不會強於兩條突擊艦的,所以裁判對於這種情況直接判了。
“作為一種標準的遠距離定點攻擊巡洋艦,這種型別的船隻並不適合這種對攻的正面戰場,而是應該尋找普通型號的艦船給與遠端狙擊,所以在實際運用當中,這次比賽裡面表現的並不是很好。”
文海思索了一下,然後接著評價說道“這種型號的船,最佳用法,就是在截擊艦的引導之下,保持在地方艦隊射程之外給與狙擊,在完成一輪到三輪齊射之後,躍遷脫離,然後再躍遷進場進行下一輪狙擊。不過實際情況一般沒有那麼理想,所以只能在射程之內以火力優勢壓制對方,然後在進入對方反躍遷裝備範圍內之前躍遷脫離。另外你們可以跟廠家建議給望者級安裝大功率側推引擎,同時主引擎拆掉一半,這種型號的船並不需要多高的常規機動能力,躍遷引擎才是主要的機動工具,有少許側推能力讓艦船的被擊中機率會小一些。”
現在的艦船,絕大多數是隻有主引擎作為動力源的,其他位置也就有一些姿態引擎,提供動力的還是隻有後面那堆。這倒不是所有廠商都保持默契,而是因為在不改變反應堆效能的情況下,引擎方向越多就意味著艦船質量,而且艦船體積也要更大,反過來更大的體積又降低了引擎的有效功率,同時又需要安裝更強勁的姿態引擎來平衡艦船姿態,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