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亂想的小t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新的巡洋艦演示完畢,文海回去之後則是護衛艦的演示,不過和文海沒啥關係了,換船出來接著看而已。
新型號的護衛艦一樣只有代號沒有名字,是標準型護衛艦除了結構強度和巡洋艦一樣嚴重偏低外,其他屬性都達到了現階段艦船設計的頂尖水平,尤其是速度。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種型號的艦船可能會針對性的研發出截擊艦型號。要知道這條船的速度本身已經超越了部分現役截擊艦的基本船速了,如果不是對於微型躍遷引擎沒有針對性最佳化的話,這條船的效能絕對要超越截擊艦。截擊艦的成本和護衛艦相比,那可是翻了七八倍的。
新船的展示可沒那麼少。根據白晶擷取了今天任務流程,今天至少要完成四條船的展示任務,明天還有四條船,完了之後後天還有三條。
大量新式艦船的產生,基本意味著某項技術的革新。不過按照現在三艘船的情況來看,除了航母的革新是跨星系掃描及資料支援外,剩下兩艘船全都是艦體構造技術的翻新,而且現在看來還不是很成熟,不然的話艦船的結構層不至於脆弱到這地步。對於巡洋艦,只需要同型號巡洋艦的一次齊射就能夠讓結構層四分五裂,倒是抵禦受到攻擊時的震動,結構層的效能還能算得上湊合。
沒有出乎意料,下一艘船一樣是這樣的。
今天基本都是小船的演示,所以下一條出場的是驅逐艦。驅逐艦的速度,已經超過了部分現役護衛艦,算是在船體結構輕量化之後,速度提升比較明顯的了。不過其他方面就沒什麼變化了,火力,防禦,這兩方面完全沒有什麼提升,或許火力已經是需要武器技術的革新來推動,而不是艦體最佳化了。
回到空間站,進入休息的房間休息了一晚上之後,文海接著看第二天的艦船演示。
第一條出場的船,就是重量級的船隻……不是說這船很重要很厲害,而是因為,這船真的很重……
貨艦,運載能力和現役的大型貨艦相比沒有多少區別,不過成本降低了三成,雖然結構強度降低了五成。不過鑑於這東西純粹就是運貨的,碰到正規軍結構多點也扛不住,所以結構強度什麼的實際上無所謂。另外由於自身質量降低了,所以機動效能也略有好轉,比現役的大多數貨艦轉向和飛行速度都有所提升。綜合來說,運貨效率稍微提升一點吧,不過更主要的是對於造價的降低,這點比些許運輸效率的提升更為重要。
至於這艘船能否發展出對應型號的戰略貨艦?沒準可以吧,畢竟也就是改裝個旗艦跳躍引擎和燃料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