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亂想的小t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成功的穿過跳躍通道陣列到達另一邊。
超遠端通訊裝置,之前的設計是基於量子糾纏的,但是之前的研究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必須有目標裝置的詳細資料,而現在艦隊裡自然是沒有的,所以造不出來這東西,或者說造出來也沒辦法發起通訊。
關閉跳躍通道陣列,艦隊開始連線牽引裝置,將這個殘缺的泰坦往星系外拖拽,而旁邊的工業船隻也開始給這艘泰坦補充用於開啟跳躍通道陣列的燃料。
等幾天之後拖拽到星系外的時候,艦隊就可以將無人機投送過跳躍通道了。雖然這種距離一樣會有誤差,但是在誘導力場陣列的指引之下,誤差不會那麼誇張,無人機應該會落在帝國境內的。
誘導力場陣列,是一個很容易建造的東西,或者說實際上都不需要建造,因為現在艦隊當中還有一艘偵察艦攜帶了誘導力場裝置。
在傳送過去的資訊當中,參謀們詳細的描述了現在艦隊所面臨的情況,並且制定了一個援助計劃。泰坦的建造只是一個不太靠譜的保險,雖然基本上可以保證無人機的正確落點,但是時間太長了,而且直接投送的波動也相當大,不知道會不會被附近星系隱藏的某些探測裝置發現,再加上這裡的艦船製造工廠並不是標準工廠,不知道最後造出來的東西是否合標準呢。相比之下,誘導力場就好多了,造成的能量輻射也就在星系內能發現,除了星系基本就沒什麼訊號輻射可以被探測了。
在帝國,這一段接連兩個小時的訊號廣播,著實嚇壞了不少人,因為出現的地方和文海估計的有一些誤差,讓人以為是在空間站附近發出來的訊號,使得一些船隻在附近找了好久。倒是這批訊號經過數次重放,在一堆亂碼當中總算被拼出來了一部分能夠理解的內容。
星圖的詳細程度太高了,錯誤稍微多一點點就只能作為參考,倒是使用模擬頻率傳送的聲音訊號和以二進位制訊號傳送的文字資訊比較清晰,經過多次校錯之後可以被正確的識別。
對於文海幾個指揮官確定的三天後開啟誘導力場,這完全是一個足夠的時間,而且還考慮到了這些訊號的層層上報問題,當上層指揮人員反應過來的時候應該已經是半天多過去了,剩下的時間調兵遣將都是夠的。
具體調配了多少人,文海這邊是完全不知道的,事實上文海連訊號是否傳送過去了都不知道,畢竟跳躍通道陣列這東西需要絕對的精密,要不然的話投送的時候就不知道歪哪去了。顯然現在的造船廠配合奈米機器也做不到,因為裡面有幾個核心零件是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