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亂想的小t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境提供能量,而且是極為充沛的能量,所有的恆星能量都被星球內殼所節流了。
這已經不是標準意義上的恆星系了,而且這種特殊的結構幾乎是不會天然形成的,而人造的話,材料則是硬傷,太過於浪費了。至於為什麼不說絕對無法形成?宇宙之大何其不有……
沒有對這個太空環境做評價,因為文海知道現在所做出來的評價十有八九是不正確的,既然如此為什麼要現在做出評價呢?
“在這種地方架設空間站,難度估計不低啊……”思考完了關於環境的問題,文海進接著想到了一會讓人很頭疼的問題。空間站在標準的空間下架設,只要算出來行星的某個軌道的穩定速度就行了,相對來說還算是比較簡單的。但是這裡不同,內殼裡的引力計算方式肯定是不同於常規的計算公式的,所以要想推算出來空間站的架設位置估計要花不少的時間。
當然了,既然文海得到的是馬上就要部署的訊息,那麼應該是已經提前算好了的,只是不知道需不需要在部署狀態下進行軌道維持。如果真的需要?那可就坑人了。
在環境內的引力協調位置,有一圈小行星帶,小行星數量還不是太少。估計這些小行星是讓這裡的環境能夠孕育相對繁榮的生命形態的原因吧,畢竟連續的高強度光照不利於生物的多樣化生存。
不過說小行星不是因為文海想要研究這個恆星系統的生態環境問題,而是因為文海收到了空間站的架設計劃。新的空間站將架設在小行星的球帶外層。這可不是一個好地方,經常有一些隕石的軌道比較偏,會飛出來的。不過這估計也是讓學員們來的原因,能夠鍛鍊反應能力,並且還能夠體驗長時間作戰的壓力。雖然對於後者來說,實際上純粹就是累人的。
“空間站於標準時間十三點整開始架設,現在艦隊休息。”
說是休息,實際上也沒啥可休息的,畢竟每個人只能呆在自己的船上,別的地方去不了。
倒是內殼有一些可以看的內容。這裡有著一個相對完整的生態圈,艦船上的探測系統倒是足夠觀察內殼的情況了,雖然清晰度由於距離問題不會特別高,不過也用不著那麼高的。
內殼的生態系統自成一體,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樣。內殼生態圈裡,最大的生物不過半米多高,不到兩米長的樣子,不過這裡的植物……暫且說是植物吧,好像所有的植物都是特別有侵略性的,全部都有食肉能力,只不過針對的目標大小不一樣而已。倒是昆蟲之類的文海一點都沒看到,不知道是在進化的過程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