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無悔。這漫長的13年時間內,要消耗她多少精力、花費她多少錢財,就連趙福蘭自己也無法計算清楚。
八角廟村的鄉親們一提到這件事,除了讚賞趙福蘭這種持之以恆的毅力,更佩服趙福蘭這種大愛無疆的精神。趙福蘭孝老愛親的舉動,把“久病床前無孝子”
的老話徹徹底底地給推翻了。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姑娘能管下石家這麼大一攤子的難事,把患病的婆婆、嫂子,還有兩個患精神病的哥哥都照顧得這麼好,是十分難能可貴的。誰家有像趙福蘭這樣的好媳婦,是積了八輩子的德,燒了八輩子的高香。
鄉親們私下就趙福蘭照顧患精神病且雙目失明、臥床不起的嫂子簡單算了一下經濟賬。13年的時間裡,她的大嫂子每天都要吃藥,每天也要吃飯,13年藥錢得開支多少?飯錢得開支多少?還有其他開支得多少?他們還沒來得及算就連連搖頭說這簡直是無法算。後來他們只選擇了一項,即在不考慮請醫買藥、管吃管喝的情況下,僅按當地在醫院住院請護工的付費標準平均每天按150元算,一年就是54750元,那13年又會是一個怎樣的數字呢?
當人們提到趙福蘭13年如一日照顧服侍大嫂子,要花費多少錢財時,趙福蘭卻十分從容淡定又充滿深情地笑著說:“錢在人世間是很珍貴的,對於我們這個特別貧困的家更加珍貴。但我覺得還有一樣東西也跟錢一樣珍貴,那就是情。我和大嫂子妯娌一場,是我們的緣分。假如我看到她躺在床上遭受病痛折磨,自己卻不管不問袖手旁觀,說句實話我的心比她躺在病床上還難受。”
在孝老愛親方面,趙福蘭不但親力親為,而且還特別注意言傳身教。她兒子剛滿4歲的時候,趙福蘭就學著一則公益廣告的做法,讓兒子給奶奶洗腳。哪知兒子這一洗就洗上了“癮”,到了晚上的時候,兒子總會嚷嚷著讓趙福蘭幫忙把熱水準備好,然後自己像個小大人似的坐在奶奶面前,十分認真地為奶奶洗腳搓腳。
10多年過去了,趙福蘭的兒子現在已長成了帥小夥,但他放假從學校回到家裡,總忘不了給奶奶洗腳。
大嫂子病情穩定的時候,趙福蘭就把兒子帶在身邊,讓兒子看自己是怎樣為他的大媽喂水喂藥、洗臉洗手,兒子對母親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時間長了,一旦他的大媽有喝水吃藥等方面的需求,趙福蘭的兒子就會很快出現在大媽的面前,特別細心地把大媽需要辦的事情一件一件辦好。
人們見趙福蘭的兒子如此這般耐心細緻地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