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失蹤者348人 (第4/4頁)
唐小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核心的內容在於,項景天為什麼要買下這棟樓,為什麼要住進來?我覺得這是整個問題的關鍵。”
方尋憶尋思片刻道:“也對,他買了那麼多奇怪的樓,為什麼就單單對這棟地鳴樓如此感興趣呢?”
尉遲然道:“我聯絡下項華。”
方尋憶問:“你聯絡項華做什麼?”
尉遲然道:“問下以前的情況。”
尉遲然拿筆在紙上寫下——
1943年,第一次失蹤,日軍300人,遠征軍10人;
1967年,第二次失蹤,項景天全家7人;
1968年到1978年,第三次大規模失蹤,調查者26人;
1982年,第四次失蹤,警察5人。
共計失蹤人數348人。
尉遲然看著那三位數,發自內心的覺得恐懼,七十來年中,在這塊土地上失蹤的人數竟然高達三百多人。
調查那300多名日軍和10名遠征軍的身份背景是沒有意義的,現在最重要的是那26個調查者。
兩個疑問,項景天為什麼要全家住進去?為什麼對地鳴樓如此感興趣?
第二個疑問,項景地為什麼要堅持調查哥哥為何失蹤?按理說早就應該放棄,為什麼還要堅持?
動機!最重要的就是動機。
尉遲然看著紙上的數字,撥通了項華的電話,項華立即接起來,說明他一直在等待著電話的響起。
尉遲然直接問:“項華先生,我想知道,大先生的父親,也就是項景地先生第一次懸賞之後,前來應徵的那26人的詳細資料,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項景地先生應該有留下資料才對。”
項華卻是立即回答:“沒有留下任何資料,都損毀了。”
尉遲然疑惑:“為什麼?”
項華道:“我也不知道。”
這就奇怪了,項景地為什麼不保留調查者的資料呢?
項華卻反問:“為什麼要保留呢?要知道,這些調查者其中也許有罪犯呢?老爺當年只是為了調查出真相,不問調查者的身份,他的目的很單純。”
尉遲然問:“我可以和大先生直接通話嗎?”
項華用婉轉的方式拒絕:“大先生很忙,有什麼事您對我說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項金拒絕與自己直接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