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從曾氏門生到封疆大吏 (第9/24頁)
霧滿攔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心裡,做夢都想跳槽到淮軍這邊來。他本是淮上人氏,待在湘軍那裡,又處處不如意。李鴻章這邊卻全都是淮上子弟,是程學啟最渴望的地方。但問題是,曾氏兄弟本來就疑忌他程學啟,如果這時候他急切要走,恐怕激怒曾氏兄弟,偏偏不放他走,諒他程學啟也無計可施。
所以,程學啟不想轉隸淮軍是假的,真實的目的,是希望李鴻章替他把事辦利落了。
想明白了這一切之後,李鴻章又苦思冥想,給曾國荃寫了封信,儘量淡化程學啟轉隸的意義與價值,並再次表態,自己永遠是曾老九的先鋒官。
曾老九見信,被李鴻章的文筆打動,遂答應放程學啟走。程學啟歡天喜地,拉著隊伍來到安慶,從此投奔了李鴻章。
1862年3月4日,曾國藩在李鴻章陪同之下,檢閱了淮軍。這一天,標誌著淮軍正式成立。
檢閱過後,曾夫子釋出了一道詭異的命令:命李鴻章所部淮軍,開赴鎮江,與馮子材會合。
為什麼要開赴鎮江呢?
擺到桌面上的理由,是從安慶到上海,距離遙遠,而且中間還隔著太平軍控制的大片區域,所以淮軍只能繞路而行。另外,太平軍為了解南京之圍,一邊攻打上海,一邊不時敲打守在鎮江的馮子材。小老弟馮子材一夜數驚,招架不住,頻頻向安慶求救。所以曾國藩考慮:要不上海再說吧,還是先援救鎮江吧。
介於擺到桌面上與沒擺到桌面上之間的理由,是往援鎮江比往援上海更有利於整體戰局,可以鎖死南京城的外圍,更易於攻下南京城。畢竟,只要攻下南京城,太平軍失其首腦,基本上來說就沒咒唸了。
沒有擺到桌面上的理由,是為了等曾國荃醒過神來,放棄屯兵南京城下的短視做法,趕緊回來接收這支強大的武裝力量。在曾國藩的心中,排第一位的永遠是他親愛的弟弟,李鴻章排得也不靠後,但肯定是排在曾國荃的後面。所以曾國藩心目中淮軍的建制,是以曾國荃為帥,以李鴻章為副手。
曾老師的命令,李鴻章能夠拒絕嗎?
他能。
這時候的李鴻章才把一個石破天驚的訊息告訴曾國藩:上海那邊,急切等待著淮軍的到達,為此,滬上鄉紳父老準備湊足十八萬兩銀子的鉅款,僱用火輪船來接淮軍,穿越由太平軍控制的長江水域,將淮軍運往上海。
直到李鴻章說出這件事,曾國藩才知道,他心愛的弟子都瞞著他幹了些什麼!
李鴻章有可能是已經收服了上海來使錢鼎銘,也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