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七千俘虜》 (第2/3頁)
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嚴重:“無處無山,無山無洞,無洞無匪。”當時廣西政府對待股匪均採用招安政策,自陸榮廷做督軍始,因陸在當清兵時將法國領事的狗踢入河中而受通緝,陸懼罪潛逃落入綠林,專入安南搶劫法國人,以示報復,而將所獲財物接濟貧苦人家,從而獲得勞苦人民的擁戴,勢力日益龐大,後為清官蘇宮保招撫,由隊長、管帶升到邊防督辦。辛亥起義,王芝祥以桂督相讓,陸榮廷便掌握了廣西軍政大權。
陸榮廷自己當過土匪,又是被招安者,他當政後,力主採用招撫政策。
那時,白崇禧雖然是個二十二歲的連長,卻力主剿重於招。他在所招安的二百多名土匪中挑出八十餘名慣匪,欲殺之而絕後患。營長不敢做主,而去請示陸榮廷。陸聞之大怒,責問馬營長:“如開殺戮,各地匪皆不來就撫,全省治安由誰負責?”
白崇禧聞後,決定獨斷獨行,卻又不能犯上,只能用計。他將所要殺之慣匪,先施優待——放假三日回鄉去過中秋節,嚴令他們按期歸營。八十餘名慣匪如期歸來後,他怒不可遏,詭稱有人舉報他們中間有人回鄉為非作歹,有負他的優待之意,慣匪們皆說絕無此事,白崇禧則說舉報人在學校內等候,定能認出犯罪之人,令其全部到學校去讓舉報者辨認。慣匪願往,以證其無罪,乃魚貫入校。校內早伏士兵,逐個捕捉,當夜將其全部槍決。即報馬曉軍營長,說“該夥匪徒晚間搶槍謀叛,事起倉促,因不及請示辦法,恐有誤戎機,故用緊急處分將全部匪首八十餘名槍決”。
生米做成熟飯,陸榮廷只能接受既成事實。這也成為廣西清鄉剿匪史上的一件大事。匪首即除,匪幫散去,從此,招撫政策,改為進剿政策。
蔣介石對白崇禧研究得很透,他對他的親密顧問端納曾說過:“白崇禧是一匹難騎的馬!”
端納回答得很巧妙:“好騎手可以把他變成千裡駒。”
這就是蔣介石既怨恨他又要用他的尷尬處境。蔣桂戰爭結束還不到五年,他對桂系地方實力派還能有多大的指望呢?
《七千俘虜》放完了。蔣介石站起來,對侍從室主任說:“白崇禧又要高價討賞了。”
蔣介石知道,這些地方勢力派,虛報邀賞,不給軍餉不幹事。但大量的軍費交給他們,那不等於割肉養虎壯大了異己嗎?
“白崇禧所採取的追剿辦法很有創造性,除了信上寫的堅壁清野外,還有更有效的一手,”侍從室主任跟隨蔣介石回辦公室,邊走邊說,“值得推廣。”
“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