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變通之法 (第4/4頁)
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方中央局成員認為:
“這次會議是開展了中央局內部從未有過的兩條戰線鬥爭,打破過去的遷就和平狀態。”
“周恩來同志會前與前方其他同志意見沒有什麼明顯的不同,在報告中更未提到積極進攻,以準備為中心的精神來解釋中央指示。”並且“不給毛澤東錯誤以明確的批評,反而有些問題為他解釋掩護,這不能說只是態度溫和的問題”,“我們認為恩來同志在鬥爭中不堅決,這是他個人最大的弱點,他應該深刻了解此弱點並加以克服。”
周恩來在電報中表示:“承認我在會議中對澤東同志的批評是採取了溫和態度,對他的組織觀念錯誤批評得不足。另外卻指正了後方同志對他的過分批評。”“認為未將這次鬥爭局面展開,是調和,是模糊了鬥爭戰線,我不能同意。”“後方同志主張召回澤東,事前並未商量好(可見並沒有做兩面派——作者注),致會議中提出後,解決頗為困難。”
臨時中央覆電:肯定周恩來是正確的,指責周是調和派是不正確的,強調領導一致是目前最重要的。
1932年12月30日,國民黨贛、粵、閩邊區“剿匪”總司令部下達對中央蘇區進行第四次圍剿的命令,調集三十個師分左、中、右三路發動了全面進攻。以陳誠指揮的蔣介石嫡系十二個師約十六萬人為中路,擔任主攻任務,採取分進全擊的方針,企圖在黎川地區與紅軍決戰。
中央紅軍在沒有毛澤東同志的參與下,由周恩來、朱德領導開始了第四次反圍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