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敵死了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災民不是人嗎?我問你,災民是不是人?”
“長安城裡的百姓都知道要守規矩,難道這些災民不知道嗎?”
“長安城的百姓是比他們多長一個腦袋,還是比他們多長一雙手?”
“明明有錢不賺,為什麼要去偷?”
“有好日子不過,為什麼要去擾亂治安?”
李神通現在被說的都腦子發昏了,都開始說昏話。
“荀子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水在什麼時候會覆舟?即使水災的時候!”
“這些災民才剛剛經歷天災,誰能保證他們不會作亂?”
都不等李承乾反駁,魏徵站出來:
“淮安郡王,這話是荀子希望讓君王愛護百姓,不是讓你拿來證明災民是擾亂治安的根本的。”
御史大夫溫彥博也站出來同意魏徵的話。
御史就是這麼軸,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你就算狡辯也不能曲解聖人的意思。
接著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戶部尚書等等,在場的文官又一個算一個,都站出來說李神通的不是。
“聖人之意,不容曲解。”
“淮安郡王,你糊塗!”
“臣不同意淮安郡王之言!”
“請淮安郡王收回剛剛的話,不然我今天就是死在這裡,也不會讓這句話傳出顯德殿。”
文官群體,第一次這麼團結,不分什麼新皇舊皇黨的,一個站出來懟一個武官。
我們讀的都是聖人之言,你這麼曲解聖人之言,太打我們的臉了。
以往這時候,武官們也會站出來和文官對著幹。
因為武官們之間多少都是戰場一起活下來的戰友,多少帶點生死情。
但是今天沒有一個人幫忙,李神通本來就不佔理,還自己挖坑埋自己。
武官們想救都不知道怎麼救。
李承乾藉著這股勢,繼續懟李神通:
“淮安郡王,左武侯大將軍!你看看,你好好看看那個柱子上寫的!”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你還配做這個治理長安治安的金吾衛大將軍嗎?”
“你就這麼對待長安百姓嗎?”
此時的李神通完全沒了氣勢,而李承乾乘勝追擊。
“說啊!你這個長安的父母官。”
“禮部尚書你說,這就是孝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