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忽必烈 (第2/5頁)
妖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常平制度、開展對外貿易、增加商稅等,使元代的商業、交通和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都比較發達。
文化方面:忽必烈重視漢文化,推崇儒術,任用漢族儒士參與國家治理。但同時,他也保留了一些蒙古舊制,這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加劇了社會矛盾。
政治方面:建立了包括行省制在內的各項制度,加強對邊疆的控制,使元朝的統治更加穩固。
4。歷史評價:
積極方面:忽必烈是一位有作為的統治者,他統一了全國,建立了元朝,結束了長期的戰亂局面,推動了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民族融合。他的統治舉措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加強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消極方面:忽必烈頻繁發動對外戰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他對蒙古舊制的保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社會的進步。
總的來說,忽必烈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物,他的統治對元朝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孛兒只斤·蒙哥(蒙哥意為“長生”,又稱莽賚扣,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是大蒙古國第四位大汗(1251年7月1日—1259年8月11日在位)。以下是關於他的一些重要資訊:
1。早年經歷:
蒙哥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孫子,元睿宗拖雷的長子,元世祖忽必烈的哥哥,母親是莊聖太后唆魯禾帖尼。
年幼時被太宗窩闊臺收為養子,由二皇后昂灰撫養。長大後,太宗為他娶火魯剌部落的女子火裡差為妃,並將部落中的百姓分給他。
1235年,隨諸王拔都、皇子貴由等出征西域,征討比裡阿耳、欽察、斡羅思等國,屢立戰功,曾生擒欽察部落首領八赤蠻,還參與攻破也烈贊城等戰役。
2。爭奪汗位:
1248年,定宗貴由去世後,汗位空缺,朝廷內外暗流湧動。成吉思汗的孫子中,拔都一向與貴由不和,為對抗窩闊臺家族,他以宗長的身份召開忽裡勒臺,商量大汗的選舉問題。
1251年,在部分宗親、大臣缺席的情況下,忽裡勒臺在闊帖兀阿闌的斡難河畔召開,諸王大臣們共同擁戴蒙哥登基,成為大蒙古國大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3。在位舉措:
鞏固統治:
蒙哥即位後,對反對者進行了大清洗,鎮壓了失烈門、貴由之子腦忽及窩闊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