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書法四賢另外兩人 (第2/5頁)
妖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粗悉書,雲見左軍,彌若論聽故也。”
這是一封問友情訴離恨的信札,大意為知道你很憂愁,能回來就好。冠軍(人名)暫且心情舒暢,然而還是不能達到極致。可恨我生病以來,行動不便,只能潛藏不出。終年為此事所纏,應當如何處理呢?而且即將分別,不知這次離去後何時能再相會。不在乎是否忘記,可恨你回來,應當思考如何更進一步。所遊之處,有誰同行?回來後再商議,一同聚會離散之事。不見奴(可能是僕人),大致知道信的內容,說見到左軍(可能是一個人),就像在聽他論說一樣。
3。藝術特點:
用筆方面:用筆淋漓酣暢,使轉法度嚴謹,表現了書家良好的控筆能力。點畫起止分明,收放有度,點畫處的“實”與牽絲的“虛”相得益彰。儘管是刻石,線條仍然堅韌圓動,細如髮絲之筆也爽朗直率。
字勢結構:字勢奇崛,振人心神。結字時有巧思,比如“散”字的險絕、“見”字的內斂、“粗”字“米”旁的右上一點置入“且”的左上角等,令人叫絕。
整體風格:作品具有飄逸空靈的氣度,線條飄逸而不飄忽,把草書寫得雅緻且靈動。圓轉的筆調運用自如,弧度多變,弧形多樣,交錯包含,不斷給人以新鮮感。
4。歷史地位與影響:
張芝被後世稱為“草聖”,他對草書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其省減章草的點畫波磔,創立“今草”,《冠軍帖》是其今草的典型代表作品,為後世草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成為書法愛好者學習草書的範本。
唐朝草書大家孫過庭在《書譜》中多次提到把張芝草書作為藍本而終生臨習;狂草大師懷素也自承從張芝處得益最多。
如今能夠看到的《冠軍帖》是刊於北宋《淳化閣帖》的刻本,共6行,32字。它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代表著中國草書的極高境界。
鍾繇(公元151年—公元230年),字元常,潁川郡長社縣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重臣、書法家。以下是關於他的詳細介紹:
1。政治生涯:
早年經歷:鍾繇小時候與族父鍾瑜一同去洛陽,路上遇相面人說他有富貴相但要當心水上厄運,後來過橋時馬受驚,鍾繇掉入河中差點淹死,鍾瑜因此更加看重他。鍾繇被舉薦為孝廉後,擔任過尚書郎、陽陵縣令,因病辭官。此後又被三公府聘任,擔任廷尉正、黃門侍郎等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