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溫韋 (第3/4頁)
妖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期的文官集團間的政治鬥爭。以下是關於牛李黨爭的詳細介紹:
1。起因:
元和三年科舉案是其導火索。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舉人牛僧孺、李宗閔在科舉對策中批評朝政,尤其是對朝廷出兵藩鎮的做法提出異議,這引起了朝中用兵派的不滿。在內朝宦官的干涉下,唐憲宗貶斥了出策人及一批支援採取姑息措施的廷臣,牛僧孺等人也未被任用。同年秋,裴均汙衊宰相李吉甫,稱是他指使牛僧孺等人批評朝政,李吉甫因此被罷免相位,貶為淮南節度使。此事件暴露了朝中文官集團的分裂,被視為牛李黨爭的開端。
2。主要人物及黨派構成:
牛黨:以牛僧孺、李宗閔為首。牛黨人多是沒有門第背景的寒門,雖有少數人出身山東舊士族,但都以進士入仕為目的。他們支援科舉制度,主張取士“地胄詞彩者居先”,重文采,沒有傳統禮法的約束。
李黨:以李德裕、鄭覃為首。李黨代表南北朝以來山東士族出身的官僚,反對科舉制度的考試內容,認為應該主要考經義策問,而非只講究浮華詞藻的詩賦。他們受傳統家法影響,不利用進士身份而攀附主考官。
3。黨爭過程:
公開衝突:長慶元年(821年)的科舉案是牛李兩黨公開衝突的開端。段文昌上奏唐穆宗,稱當年的科舉取士中存在禮部採納不公的現象。當時的翰林學士元稹、李德裕、李紳等人與段文昌交好,回應稱確有其事。唐穆宗任命王起、白居易主持覆試,結果禮部所錄14人中有11人在覆試中落第。唐穆宗於是貶主考禮部侍郎錢徽為江州刺史、楊汝士充開江令,李宗閔等因疏通作弊而刺配。
相位之爭:此後,兩黨之間的鬥爭主要圍繞相位展開。長慶年間,牛僧孺與李逢吉結派,共同針對宰相李吉甫、裴度、李紳、李德裕等人。牛黨和李黨在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三朝,大體上是兩黨交替進退,一黨在朝,便排斥對方為外任。
三黨並立及甘露之變的影響:唐文宗深感內朝宦官勢力擴大後對皇權的威脅,尋求外朝文官的支援意圖削減宦官的權勢。在宦官王守澄的推薦下,唐文宗開始重用李訓、鄭注二人。李訓、鄭注為奪取相位,引入李宗閔,汙衊李德裕暗中勾結漳王,李德裕被貶。之後,李訓、鄭注又打擊牛黨。大和九年(835年),李訓、鄭注以觀露為名將宦官首領仇士良引入宮內刺殺,計劃敗露,仇士良帶領禁軍對參與計劃的文官進行無差別的屠殺,這就是“甘露之變”。甘露之變後,牛李兩黨在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