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閻立本與吳道子 (第2/3頁)
妖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稱為“百代畫聖”。以下是對他的詳細介紹:
1。生平經歷:
早年經歷:吳道子少年時失去父母,家中貧窮,為了生存從畫師學徒。他曾向張旭和賀知章學習書法,但未學成,後轉而學畫。二十歲左右時,他投在韋嗣立門下為“小吏”,曾隨韋嗣立到過四川,對四川的山水感觸頗深,這為他後來開創水墨寫意山水畫奠定了基礎。
仕途之路:吳道子曾擔任過兗州瑕丘縣縣尉,但這與他的志向不符,不久便辭官。當時宗教壁畫盛行,東都洛陽寺觀眾多,需要大量畫工,吳道子便“浪遊東洛”,在寺觀的壁畫創作中聲名大噪。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將他召入宮中,他初為“供奉”,後任“內教博士”,還被晉升為“寧王友”。
晚年生活: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逃往四川,吳道子沒有跟隨。乾元初年,他前去賞鑑得意門生盧楞迦在莊嚴寺作的壁畫。永泰元年(765年)前後,吳道子卒於資陽縣城北李家溝,時年七十六。
2。繪畫成就:
題材廣泛:吳道子擅長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題材,尤其精於佛道、人物畫,長於壁畫創作。他一生繪製了佛教及道教題材的壁畫300多幅。
風格獨特:他的宗教繪畫風格被稱為“吳家樣”,標誌著嶄新的民族風格的宗教畫以至整個人物畫的成熟。其用筆挺拔,輕重起伏有變化,線條富有表現力,所畫人物衣帶飄飄若飛,被贊為“吳帶當風”。例如《八十七神仙卷》,以流暢的線條描繪出稠密而重疊的衣褶,人物優美生動,營造出了“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藝術效果。
影響深遠:吳道子的畫風影響了當時及後世的許多畫家,在技法上、作風上,如陳皓、彭堅、範璞、五代梁的朱鯀、晉的王仁壽、南唐曹仲元以及宋的李公麟等都受到極大的影響。
3。代表作品:
《天王送子圖》:又名《釋迦降生圖》,是根據佛典《瑞應本起經》創作的紙本墨筆畫,該圖將異域故事中的人鬼神獸等加以中國化,反映了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的融合。
《八十七神仙卷》:是中國古代白描繪畫的最高水平之作,描繪了87位仙人的優美造型和生動姿態,人物神情各異,構圖和諧,雖未著顏色,但有著強烈的渲染效果。
《地獄變相圖》:吳道子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描繪的地獄景象逼真恐怖,據說能讓觀者心生敬畏,對當時的社會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不過該作品已失傳,只能從歷史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