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劉淵及漢趙 (第1/4頁)
妖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淵(?-310年),字元海,新興郡匈奴人,是十六國時期前趙的開國君王,在位六年(304-310年)。以下是關於他的具體介紹:
1。家世背景:
劉淵是西漢時期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的後裔。冒頓與漢高祖劉邦和親結拜,賜冒頓子孫世代以皇姓“劉”為姓氏。東漢董卓之亂期間,羌渠單于之子、於扶羅之弟呼廚泉繼單于位,任命於扶羅之子劉豹為左賢王;曹操當政時期,匈奴部眾一分為五,劉豹被任命為左部帥。劉淵即為劉豹之子。
2。個人經歷:
早年在洛陽:曹魏鹹熙年間(264-265年),劉淵因父親官職之故被召至洛陽作為任子,受到權臣司馬昭的厚待。西晉建立後,王渾多次向晉武帝司馬炎舉薦劉淵,武帝對其大為欣賞,但因有人擔心授予劉淵軍權後會生變,武帝最終未重用他。西晉泰始六年(270年)與咸寧四年(278年),禿髮鮮卑部首領禿髮樹機能叛亂,有人建議徵召匈奴五部兵眾並封劉淵為將平亂,但也因擔憂劉淵作亂而未被採納。
接手父業:咸寧五年(279年),劉淵之父劉豹逝世,他回到幷州接替父親左部帥的職位。太康十年(289年),劉淵官拜北部都尉。他在任期間,申明刑法,禁奸止惡,求賢若渴,匈奴五部中的俊才以及幽州和冀州的名儒、寒門秀士都前來與他結交。元康末年(300年),劉淵因部下族人叛變出塞而被罷免官職,不久後又被成都王司馬穎起用。
建立前趙:八王之亂時,劉淵的叔祖父劉宣見西晉內亂,秘密與族人一同推舉劉淵為大單于。永安元年(304年),劉淵回到左國城後,被劉宣上大單于稱號,聚眾五萬,定都離石。同年十一月,劉淵在南郊築壇設祭,自稱“漢王”,大赦境內囚犯,建國號為漢(史稱前趙、漢趙),建年號為元熙,並追尊蜀漢後主劉禪為孝懷皇帝,建造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進行祭祀。
稱帝擴張:永嘉二年(308年),劉淵正式稱帝,改元永鳳。此後,他不斷擴張勢力,汲桑、石勒、王彌、鮮卑陸逐延和氐酋大單于單徵等數個軍事首領都相繼歸降劉淵。
3。政治舉措:
內政方面:劉淵即位後大赦天下,知人善任,優待功臣。宗室以親疏為等級,皆封郡縣王;異姓以功勞謀略為等級,皆封郡縣公侯。同時,他嚴明律法、禁奸止惡,嚴厲要求部下善待平民。
統治思想:劉淵提出的帝王無常、華夷無別、“惟德所授”的政治觀點,是中國古代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