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范曄 (第3/4頁)
妖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山樑協孔性,黃屋非堯心”,山樑上的野雞飛走符合孔子的仁愛之心,而居住在華麗宮殿中的君主卻未必有堯那樣的聖明之心。這裡運用典故,以“山樑”“黃屋”等詞,表達了詩人對君主品德及政治清明的思考與期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軒駕時未肅,文囿降照臨”,皇帝的車駕不時前來,皇家的園林也沐浴在皇帝的光輝之下。此聯描繪了皇帝出遊的場景,展現出皇家的威嚴與氣派,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參與此次應詔遊宴的情景。
“流雲起行蓋,晨風引鑾音”,流動的雲彩彷彿是皇帝出行的車蓋,早晨的微風傳來皇帝車駕的鑾鈴之聲。這裡運用了比喻和誇張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出遊時的宏大場景和莊重氣氛。
“原薄信平蔚,臺澗備曾深”,廣闊的平原和茂密的草叢確實非常茂盛,亭臺和山澗也都深邃而幽靜。此聯描繪了樂遊苑周圍的自然景色,展現出景色的優美和環境的清幽。
“遵渚攀蒙密,隨山上嶇嶔”,沿著水邊攀登,植被茂密,順著山勢而上,道路崎嶇。這兩句詩進一步描繪了詩人在樂遊苑中的遊覽過程,透過對攀登過程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欣賞和探索。
“睇目有極覽,遊情無近尋”,極目遠眺可以看到盡頭,但遊覽的興致卻無法在近處找到。此聯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的嚮往和對現實的不滿,暗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寂寞。
“聞道雖已積,年力互頹侵。探已謝丹黻,感事懷長林”,詩人感慨自己雖然已經積累了很多學問和道理,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逐漸衰退,於是想要辭去官職,歸隱山林。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人生短暫的感慨,以及對歸隱生活的嚮往。
和香方是指將多種香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進行調配組合的配方,以下是相關介紹:
起源與發展
和香歷史悠久,自漢代起就逐步形成完整製作體系,南朝宋范曄所著《和香方》是目前發現最早關於和香的著作。魏晉南北朝時,和香發展迅速,文人按志趣調配香料。到了唐宋,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繁盛,大量香料輸入,和香技藝不斷精進完善,相關著作也大量湧現。
香料選擇
和香方中的香料種類繁多,常見的有沉香、檀香、麝香、龍腦、乳香、丁香、藿香、蘇合香等。這些香料各有獨特的香氣和藥用價值,如沉香香氣醇厚,有行氣止痛等功效;檀香則能行氣溫中,開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