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史記管晏列傳 (第2/5頁)
妖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僕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後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予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太史公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豈以為周道衰微,桓公既賢,而不勉之至王,乃稱霸哉?語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豈管仲之謂乎?方晏子伏莊公屍哭之,成禮然後去,豈所謂“見義不為無勇”者邪?至其諫說,犯君之顏,此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者哉!假令晏子而在,餘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
翻譯
管仲,名夷吾,是潁上人。他年輕時常與鮑叔牙交往,鮑叔牙深知其賢能。管仲貧困時,常佔鮑叔牙便宜,鮑叔牙卻始終善待他,毫無怨言。後來鮑叔牙侍奉齊國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糾。小白即位為桓公後,公子糾死,管仲被囚禁,鮑叔牙便舉薦了管仲。管仲被任用後,在齊國執政,助齊桓公稱霸,多次會盟諸侯,使天下歸正,皆因管仲之謀。
管仲說:“我當初貧困時,曾與鮑叔牙經商,分財利時我多拿,鮑叔牙不認為我貪,知我貧困。我曾為他謀事卻使其更窮困,他不認為我愚笨,知時機有好壞。我多次為官又多次被君主驅逐,他不認為我無能,知我未遇良機。我多次作戰多次逃跑,他不認為我怯懦,知我有老母。公子糾失敗,召忽死,我被囚禁受辱,他不認為我無恥,知我不拘小節,而以功名未顯於天下為恥。生我的是父母,瞭解我的是鮑叔牙啊。”
鮑叔牙舉薦管仲後,甘居其下。其子孫世代在齊享有俸祿,十幾代人都有封邑,常為名大夫。天下人不稱讚管仲之賢,而稱讚鮑叔牙能識才。
管仲執政齊國後,憑藉海濱的齊國,流通貨物、積累財富,使國富兵強,與百姓好惡一致。他說:“倉庫充實,百姓才懂禮節;衣食充足,百姓才知榮辱;君主行為合度,六親才穩固。禮義廉恥不弘揚,國家就會滅亡。政令如流水源頭,順應民心。”所以政令符合民意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的,就給予;百姓反對的,就廢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管仲為政,善於轉禍為福,化敗為功。重視權衡利弊。齊桓公因怒少姬而南襲蔡國,管仲趁機伐楚,責備其未向周室進貢包茅。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