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唐朝貴族三寶 (第1/2頁)
妖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崑崙奴是唐代對來自南洋地區、印度支那半島、非洲等地的黑色人種或膚色較深人種的奴僕的稱呼,其相關介紹如下:
來源
東南亞:大多數崑崙奴來自東南亞一帶,如《舊唐書·南蠻傳》記載,林邑以南的人多捲髮黑身,被通稱為“崑崙”,這些人多為尼格利陀人,即矮黑人。
非洲:少部分崑崙奴來自非洲,被阿拉伯人擄掠販賣後,作為“貢人”或奴隸流入唐朝,如裴家小娘子墓出土的黑奴俑就是來自非洲的“僧只奴”。
印度:有學者認為部分崑崙奴可能是達羅毗荼人,此外,譚嗣同認為唐人呼印度人為崑崙奴。
特點
外貌:崑崙奴的主要特徵是膚色黝黑、頭髮捲曲,通常身材較為高大強壯。
性格:性情溫良,踏實耿直,對主人忠心耿耿,且勇敢堅毅,如《裴鉶傳奇·崑崙奴》中的磨勒,不僅能猜透啞謎,還勇猛過人,揹負崔生跨越數十高牆。
技能:崑崙奴一般水性很好,常被用於與水有關的活動,此外,他們還具備一些特殊的技藝,如樂舞、雜技等,能為貴族提供娛樂表演。
社會地位
崑崙奴在唐朝社會處於底層,是貴族豪門的私有財產,沒有人身自由,可被隨意買賣、贈送或驅使,從事各種繁重的體力勞動,或作為保鏢、侍從等。
稱呼由來
“崑崙”一詞在中國古代除指崑崙山外,還指黑色的東西,唐人沿用此義,將黑色面板的人統稱為崑崙人。
“新羅婢”是古代朝鮮半島新羅國進貢或被販賣到唐朝的婢女。
來源
新羅婢的出現主要是因為當時新羅與唐朝交往密切。一方面是新羅國的進貢行為;另一方面,新羅人口販賣情況也比較嚴重,一些不法分子將新羅女子販賣到唐朝。
特點
外貌與氣質:新羅婢通常容貌姣好,而且比較溫順、乖巧,比較符合當時唐朝貴族對於婢女的審美和要求。
訓練有素:這些婢女大多經過一定的專業訓練,她們懂得一些基本的禮儀規範,擅長家務勞動,包括灑掃、烹飪、針線活等諸多事務,能很好地服侍主人。
社會地位
新羅婢在唐朝社會地位較低,屬於奴婢階層,主要依附於主人,自身權益很難得到保障。
“胡旋女”主要是指跳胡旋舞的女子。
舞蹈特點
旋轉為主:胡旋舞以快速、連續的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