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雙司馬 (第2/3頁)
妖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世對司馬懿的評價褒貶不一。晉朝史家虞預、學者幹寶等評價他才略過人,善於用兵,知人善任;唐太宗李世民評價他大奸似忠,表面恭順實則狡詐,兩次接受君王託孤重任,前恭後倨,專權擅勢,心懷篡逆,因此被後趙皇帝石勒譏為亂臣賊子,遭到後世唾罵。
總的來說,司馬懿是一個極具爭議但又對三國曆史產生了重要影響的人物。他的政治手段和軍事才能在當時都非常出色,但他的一些行為也引發了後人對他的道德評價的爭議。
司馬孚(180年—272年),字叔達,河內郡溫縣人,是三國曹魏至西晉初年的重臣,西晉宗室。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1。出身及早期經歷:
司馬孚是東漢京兆尹司馬防第三子、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八達之一。他自幼勤奮好學,廣涉經史,名聲才幹僅次於司馬懿。
曹操時代,司馬孚曾在曹植門下擔任文學掾,面對恃才傲物的曹植,司馬孚多次直言規勸。後來,司馬孚出任太子中庶子,與哥哥司馬懿一同輔佐曹丕,成為曹丕的得力助手。
2。效力曹魏時期:
穩定朝政: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司馬孚在這一時期穩定了朝政局勢,為曹丕順利登基出力頗多,深得曹丕信賴,不僅加官進爵,還得以入宿皇宮禁地。
發展經濟與軍事支援:曹睿即位後,司馬孚任度支尚書,總攬全國財政經濟。他多次建議曹睿加強西線守備力量、興辦屯田水利,均被採納。後來司馬孚升任尚書令,參與政務。在軍事方面,他曾統帥部隊支援關中、合肥新城,同蜀漢、吳國的部隊作戰。
高平陵事變中的表現: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司馬孚積極配合,帶著侄子司馬師控制了洛陽,在司馬懿誅滅曹爽爽,以及之後平定“淮南三叛”的一系列行動中扮演了關鍵角色,為司馬氏掌控局勢發揮了重要作用。
3。曹魏後期的矛盾表現:
對廢立魏帝的態度:司馬師要廢曹芳時,司馬孚第一個出來痛哭流涕,但哭完後卻在給郭太后上書廢皇帝的文書中排在第一位,帶頭說曹芳淫亂後宮。
曹髦被殺後的反應:司馬昭時期,皇帝曹髦當街被殺,司馬孚趕到現場,將曹髦的頭枕在自己的大腿上嚎啕大哭,說“陛下下者臣之罪”,並上書要求捉拿元兇,但也沒有進一步的實質性舉動,同時還接受了司馬昭的封賞。
4。西晉時期:
265年,司馬炎逼迫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