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也是李鄴設計的政治制度,對政事堂的一種權力節制。
李鄴考慮的是百年後,如果將來自己一個子孫比較軟弱,他登基後很可能會出現強勢權相,權相欺上瞞下,做出很多對國家不利的重大決策,那麼誰來制衡他?
當然,這種中朝制度也會造成拖沓扯皮,但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完美,關鍵是要給中高層官員一個表達權力的渠道,用匿名投票的方式,把所有中高層官員的意志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強有力的聲音。
如果由白虎堂定性為重大軍國事件的決策沒有經過中朝的討論表決,白虎堂合規稽核那一關就過不去了,蓋不了白虎堂的稽核章,就形成不了律令,無法執行。
歷史上的很多悲劇,明明早期可以避免,但因為當權者的不作為或者亂作為,最後導致大亂爆發。
書房內,李鄴在給兒子李檀講解一些必要的政治理念。
“治民如治川,如果洪水來臨,已經沒辦法或者來不及封堵了,眼看要決堤,那我們該怎麼辦?
正確的做法是洩洪,找一處不是很重要的地方,把大堤扒了,讓洪水洶湧流出來,這樣就保住了人口密集、土地富饒的重要地帶,今年的黃河改道,如果我們能早一點在棣州洩洪,富庶的博州和貝州就能保住了,教訓深刻啊!”
李鄴嘆了口氣又道:“同意的道理,一個地方遭災,朝廷實際難以救濟,那怎麼辦?那就要找一個富庶的地方把災民洩過去,讓災民能有口飯吃,這樣就能避免災民在絕望中爆發起義,你明白了吧!為什麼說救災很重要,朝廷一定要快、要及時,這不光是讓災民的活命的問題,更重要是為了避免災民發生嚴重的政治動亂,被一些居心叵測之人利用。”
李檀點點頭,“父皇的教誨,兒臣明白了。”
李鄴又笑道:“上次你問父皇為什麼要征討四周小國,是你們先生要你問的?”
“不是,是我們學堂在討論這個問題,大家都無法理解,好多同窗學友都說大唐在耀武揚威。”
李鄴沉吟片刻笑道:“長安人生病有個陋習,吃藥後喜歡把藥渣倒在路上,讓路人去踩,他們的目的是讓路人把病帶走,自己的病就好了,當然,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父皇也是做個比喻,就像把大唐的病情轉給了四周小國,自己的身體就健康了。
首先我們大唐征討四方並不是耀武揚威,而是大唐的財政在安史之亂後期就已經崩潰了,百姓已經盤剝殆盡,無法再承受稅賦,怎麼辦?當時父皇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