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陽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四十五)伯平長大了
陳志忠是個講面子的人甚至還可以說講義氣,他對待他的鴿子以及養鴿子的同道們如此,那對待老街坊差不多也是如此。華北平原到了冬季便晝短夜長,等到入夜後許多人有串門兒的習慣,三五個人甚至七八個十來個人聚到一塊兒聊天扯淡侃大山,任時間在不經意間流逝,這在京東農村已是約定俗成的事情。然而陳志忠是絕少到別人家去扯淡的,而他和謝桂華的家便自自然然地成為了這樣的聚集地。這個生產隊的副隊長李正更是每晚必到,哪怕進門兒坐個十分八分鐘然後再轉身出去也得來打個照面兒。雖然已年逾六旬,但李正身板兒依然結實挺直,聲音依舊如洪鐘一般透著底氣充沛。李正總是大咧咧坐在那張端正結實的木椅子上,陳志忠喝茶的把兒缸子也就理所當然放在了他這邊兒,雖然沏的是廉價的“高碎”(茶葉末),但李正從不嫌棄來者不拒。
李正媳婦給他生了五個閨女,他是正想要個兒子,哪怕只有一個,可等到知天命的年齡他才算認了命,老天爺不給你呀!雖然如此,但李正看別人家的男孩兒一天到晚地野跑瘋玩兒,幹起活兒來揮汗如雨個個不含糊,他心裡是羨慕極了,他於是喜歡有事沒事兒到陳志忠家來串門兒,看著伯平、仲平與嫩蔥一樣的才上小學的老三春生,他打心眼裡喜歡。但居家過日子都有各自的難言之隱,正所謂“誰難受誰知道!”
這伯平中學畢業後就先回了家,考學跳龍門考上一所中專之後變成居民戶口,那在陳志忠與謝桂華來說是做夢也不敢想的事,“咱家祖墳上,就沒長那根蒿子!”陳志忠笑眯眯地對兒子伯平和媳婦謝桂華言語著,“你呀,先到生產隊幹幾天活兒,咱家正缺勞動力給咱掙工分呢!回頭再找個地方當個小工兒,板磚和泥幹上幾年再說!”陳志忠給兒子伯平描繪著他的幸福前途,一旁的謝桂華沒言聲兒,但她心裡已有了打算,她得去找大弟弟明坤,讓明坤給伯平謀個差事,再怎麼著也比務農或當小工兒強。謝明坤那時早已調到了京東縣法院工作,他託自己的在京東建築公司當領導的戰友給伯平在公司所屬的“構件廠”找了份臨時工的差事。這之後伯平成了每月能按時拿工資的工人,陳家的日子自是好過了許多,而身份改變了每月有了收入的伯平,腰桿也是硬氣了許多。
那時冬天時興戴栽絨的皮帽子,京東縣城裡的年輕人許多都戴了它,就連生活在北京城裡的謝遠春節回新屯老家也戴了一頂。皮帽子上面的兩根系帶要在後面隨風飄動那樣才來的有面兒,於是伯平給自己也買了一頂,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