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寶獵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
“父皇多慮了,想我堂堂中華,泱泱大國,賢人輩出,帥將之才多俯拾皆是,那裡還缺少人才?開國將帥中,隨便一人,都堪受此任。”
“確實,這些人都可勝此任,但那是以前。那時是創業階段,離不開外姓人的幫助。可是現在建國了,你們也長大了,守疆護土的重任仍要依靠外姓大臣,我們老朱家的江山,能坐得穩嗎?”
朱棣一聽,明白了,原來老父親不想把此戰略要地,交給異姓王,這樣他不放心。交給自己的孩子,又怕能力不夠,擔負不起此重任,才為難傷心。
忙勸慰父親,說為此煩惱大可不必。
說他朱棣雖無大才,但鎮守一個小小北平,所學之才,還是遊刃有餘的。願意替父排憂解愁,鎮守北平。
朱元璋大喜,當即封他為燕王,給了他許多精兵良將,讓他即日起程,前往北平。
在老父親千叮嚀萬囑咐之後,朱棣走馬上任了。
他也確實沒負父望,在坐鎮北平期間,幾次對北元實施討伐。
朱棣確實是個難得的軍事奇才,由於策略得當,他在付伐北元的戰爭中,最終把北元的殘餘勢力,打得落花流水,迫使他們再次北遷,使之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再沒本錢在邊境搗亂了。
自此,北方邊境進入了一個相對安寧的時期。
百姓安居樂業,人們把因戰爭荒廢的田地,重新恢復種植,到處是忙碌的人群。人口也得到了增長,邊境呈現出從未有過的欣欣向榮景象。
這時候的朱棣,是沒有任何野心的。他安心地做著自己的一方諸侯,為國家毫無怨言地鎮守北大門。盡心盡力,雖然很苦,也覺得是份內事,從不抱怨。
除了對朱元璋言聽計從,充滿崇拜外,對大哥朱標也是唯唯諾諾,十分地敬重。對其皇太子的身份,身悅誠服,沒有一點異議。
但是世事難料,後來朱標死了,侄子朱允炆被立為太子,成了皇位繼承人,他就開始鬧情緒,心有不甘了。
侄子是晚輩,又沒有任何戰功,要做未來的皇位繼承人,他是一百個不服。
但由於那時候朱元璋還在,他即使再憋屈,也得忍著。
並且還要做出十分歡迎的樣子,來迎合父親。
那時候朱元璋雖然老了,但虎威仍在。而且越老越變態,越極端,越喜歡殺人。
而且殺人不需要多大的理由,管你功臣良將,一個不順眼,殺。
在他生命的最後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