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出發 (第3/4頁)
水秀山無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的精神修為?結成金丹?啥意思”陳明正暗自疑惑:我不過只是個9歲無知孩童,上了幾年學字都沒認全,怎麼會有精神修為,還是什麼金丹期?那為啥我自己一點感覺都沒有?
“我知你有很多疑問。”男子緩緩言道:“你的法則領悟天賦異稟,可以說千百年來我從未見到過像你這樣天竅未開、三尸未斬還能有如此修為的個例,只能說天道輪迴、氣數易轉,冥冥之中真乃天助我也,哈哈!”男子已忍不住大笑起來。過了半晌,才止住笑意,轉身面對陳明正色道:“以我的判斷,你的法則領悟至少已達合涸境,但你四體不修,鍛體境界甚至還未達到築基境。不過沒關係,掌握修體的一般法門之後,修行自會突飛猛進。”
一席話聽得雲裡霧裡,“法則”“修為”什麼的更是讓陳明一臉懵。當聽到“宛如孩童”,陳明恨不得白他一眼:我可不就是個“孩童”嗎?不過這些想法陳明是絕不敢說出來的。
“給你的《五行善咒》,可以閱讀,但你目前無甚修為切不可照章修煉;那塊紫色篆玉明日帶好,到地府後交予崔珏,我自有話與他講,切記!”男子話音未落,只見其輕撫衣袖,便已消失不見。
陳明無語
。。。一夜無話。。。
次日已是正月十四,雖然離上元節還有一天,但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元宵花燈應接不暇。尤其是山東乃泰山之地孔孟之鄉,歷史文化底蘊尤為豐厚,對於傳統團聚佳節更加重視,路上的行人紛紛相互拱手作揖,訴說著新年祝福的吉祥話語;數不盡的燈謎已然如歡快的精靈般,帶著對古時和今日的思念奔上樹頭。
中國自古以來便有上、中、下三元節的說法:上元節為農曆正月十五日,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中元節為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下元節為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其來歷與道教文化傳播有關,有三官分人間的說法,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也是代表著普通百姓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樸素感情。古往今來,人們只在中元節開展規模較大的祭祀活動,因為有傳說酆都鬼蜮會在中元當天大開鬼門,放那些心存執念的可憐鬼魂來人間了卻心願;而在上元和下元兩節的鬼門卻是隻進不出,所以是以歡慶祈福為主,只伴有少許祈念活動。
然而此時的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