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勝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最終都只是試探行動,而沒有實際執行,更不會像秦武王這樣直奔目的地扛起就走這般粗暴簡單。
無他,在自身條件不成熟的條件下,去挑戰世界認定的規則,去重建自己的新規則,是會引來天下人群起而攻之的。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作保障,去挑戰“普世價值”,縱然秦武王不死於被九鼎砸傷,縱然他可以成功把九鼎拉走,但最終他這一舉動,也會令秦國招致諸侯的圍攻。
從秦武王一登基就大力提拔重用孟賁等大力士的情況來看,他去舉鼎這件事固然是意氣之舉,卻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所以,他的死亡,或出於偶然,但他的圖謀會失敗,則一定是必然的。
秦武王死後,因為他沒有兒子,留下了巨大的權力真空。他的兄弟,也就是秦惠文王所生的十幾個兒子,為了爭奪王位展開了血流成河的大內戰。
這內戰一打就是三年,自然把商鞅之法打到沒人遵守了,什麼經濟農業發展也停頓了,什麼軍事力量也全部用來自己人打自己人了。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諸位王子長達三年的動亂中,必然有著其他六國背後的勢力在幕後進行操縱。王子們的角力,很大程度上,實則是各國勢力在秦國的較量。
打到最後,原來強大的秦國,在這種自相殘殺中變弱,原來已經臣服於秦國的許多國家和部族,也紛紛開始翻臉。
原來在秦惠文王時代收服的巴蜀之國,又乘機叛亂割據了;在北方的戎族義渠本已經向秦國稱臣,此時也再次翻臉稱王,搶了秦國在北邊的許多城池。
當然,其他六國更沒客氣,直接插手內鬥者有之,支援失意的王子爭位者亦有之。照當時的戰國七雄的情勢來看,根本沒有人想到秦國會統一,因為當時秦國的力量並不強,雖然商鞅變法以後,秦國也佔了一些地盤,但基本上都是靠張儀利用合縱連橫之術,也就是連哄帶騙弄來的,真正的硬戰並不算多。
而當時七國中,最強的是楚國和趙國。楚國是因為楚威王滅了吳越,所以楚國的面積在各國中最大;而趙國則是因為趙靈武王胡服騎射改革軍隊以後,趙國的軍事力量成為諸國最強。
落井下石的事都不用人教,看秦國亂了,楚國也沒閒著,立刻陣兵邊境,揚言要收回當初被秦惠文王連騙帶搶佔去的上庸之地。趙國更狠,此時趙國是趙武靈王在位,就直接跟燕國合謀,把押在燕國當人質的王子嬴稷押過來送回秦國去,揚言要秦國必須立他們趙國看中的嬴稷為王,就是歷史上的秦昭襄王。
趙武靈王